-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解读
◆合作探究:50-70年代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实践: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施 “一五”计划 1)时间: 2)原因 3)内容 4)实质 进行三大改造 5)意义 6)存在问题 a.工作过粗过快,遗留问题较多 b.建立的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013·海南单科,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B (2014广东卷)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A (2014全国新课标1)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曲折发展的十年 开始: 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 1)时间、地点: 2)背景: 3)内容: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对于建立 先进工业国的 要求 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2)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曲折发展的十年 开始: 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 1)时间、地点: 2)背景: 3)内容: 4)意义: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成功探索,良好开端,集中体现…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开始: 成功探索 探索 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原因 a.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b.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c.“左”倾思想(根本原因) 2)时间: 1958年开始 重点3 图片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哪些 特征或影响。 【读图释义】 大炼钢,小高炉(土法炼钢) 材料一: “大跃进”特征: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就工业而言,“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 全民大炼钢铁,钢没炼出好钢,却给我们后代留下了荒山秃岭 史料一 史料二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这是河南建国人民公社的8名劳动力5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仅1.042亩小麦。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图片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哪些 特征或影响。 【读图释义】 50年代,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 人民公社化特征: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开始: 成功探索 探索 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原因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