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周祖第一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华夏周祖第一陵是游客登山观光、度假游览的好去处,又是凭吊先贤的佳境胜地,享有“华夏第二祭祖圣地”的美誉。为全面推介的山水风光提升的生态旅游和展示华夏周祖第一陵二、专题形式 1、宣传主题:,品2、宣传形式: 肇周圣祖牌坊周代世系图表 解说:周祖陵位于庆城县东山之巅,故山名为“周祖陵山”。 这座山因其形状酷似帝王帽盒,又名“帽盒山”。高踞山顶的周祖陵与庆阳古城隔河相望,历来是庆阳的一大名胜景观。山顶周祖文化区,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周祖陵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建筑风格,卓而不群的文化底蕴,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遐迩,成为陇东人民向往、游览的胜地。 第三章 闻名遐迩周祖陵 观光陵园,有两条道路可直达其境。一条由崭山湾处东折沿盘山油路,可乘车直达陵园后门;一条从城区街道向东,跨柔远河至李家后沟,沿山路到达周祖陵山腰808级石阶前。以巨石雕琢的台阶,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象征着808载的周室王基。石阶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寓意世事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沿石阶而上,攀越道旁“归秦”、“七雄”、“五霸”、“东始”等石刻标志,直至“镐洛桥”时,游人已越过了寓意东周514年的台阶;至此稍作小憩,接着攀越“西结”、“中发”、 “周兴”象征着西周294年的石阶后,即达山顶陵园。山门的两边,左为钟楼,上悬一尊铜钟,楼联是“晨钟警人长励志,暮霭促我惜分阴”。右为鼓楼,上立一面大鼓,楼联是“烽烟当年驚夜月,鼓角而今颂升平”。陵园山门为一座3间4柱牌坊式建筑,上刻“肇周圣祖”4个大字。肇者,始也;圣者,神也,四字的意思自明。左、右坊柱上有联文:其一是“望天门三皇五帝周祖名峰群仙聚会,思庆州岐傅李米人杰地灵万众来朝” (上句是说“三皇五帝”及这些圣人都来周祖名峰聚会;下句是说:岐伯、傅介子、李梦阳、米万钟这些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其二是“绝顶始知世外境,凭栏一望古今天”。穿过山门,便是‘片平坦的院落。花香草碧,风光旖旎;殿宇环合,仪伟森然。院内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雅而不凡的气势,给人一种深沉、悠远的启迪。一条用红色花地砖铺就的神道直通周祖大殿。神道两边有两块石碑值得一提,左边是“重修周祖陵碑记”,右边是“周代世系图表”。浏览了这两通石碑,就对这次重修周祖陵的壮举和周祖的辈分有了大体了解。沿八卦亭向东数十步为五开间仿古式周王殿,内塑有彩绘的西周、东周三十八王像。周王殿南北有碑廊,内刻历代名人诗词、文章和今人题词墨宝。书法精湛,各领风骚。南有雕梁画栋的栖凤亭及鉴亭。由碑亭前行偏左,为“览凤亭”。驻足亭内,极目远眺,层峦蜿蜒,莽塬叠嶂,林木荫翳,群花烂漫,风景优美如画;俯视鸟瞰,青山围廓,绿水环城,雉堞千寻,广厦万间,气象似腾蛟起凤。一阵清风迎面拂来,顿觉尘念俱消,心情舒畅。览凤亭之东过子午线,为双重翘檐的八卦亭。亭内以青石刻有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图”,重现了文王演八卦、周公作爻辞的辉煌历史。1995年重修周祖陵园时,于今八卦亭附近出土了有代表性的二百多件文物。它的发现,将周祖陵存在的真实性和祭祀周祖的历史向前延伸了近三千多年。岐伯胜景位于庆城东山周祖陵山下的半山腰。当你从山底盘旋而上,即可到达景区。有一条象征七十二福地的天梯道,十分陡峭,游人需手扶铁链,小心谨慎,方能拾阶攀援而上。回首惊心,如临绝涧,平添了登山情趣。在我国上古时代,北地曾出了一位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齐名的人物,这就是伟大的博物学家、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歧伯。 关于岐伯的身世,在古老的庆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在一个叫青龙嘴的山下土窑洞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妇。他俩十分恩爱,不久妻子便有了身孕。在孩子出生那天,只见青龙山上祥光缭绕,数百只吉祥鸟围绕窑洞飞鸣不停。远亲近邻闻知后纷纷前来道贺,孩子的父母让亲朋给孩子取名。—位有见识的老者说:“这孩子出生得奇,人长得奇,又是长子,就叫他奇伯吧!”也有人说:“这孩子肯定聪慧不凡,倒不如将‘奇’字改为‘岐’较好。因为‘岐’,知意也,就是聪慧的意思。”于是这孩子就以“岐伯”命名了。 岐伯少而神灵,长而博识,厚道谦恭,睿智超群。成人后,立志悬壶济世,解救民间疾苦。他长途跋涉,先后跟随广成子、赤松子、中南子等仙人学习医术。他白天识药、尝药性,晚间学习养生之道,掌握阴阳四时运气之理、经络医术疗疾之法。数年之后,岐伯的医学理论和临症技术精湛,治病无不奇验。后来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广成子向黄帝推举了岐伯。黄帝亲自考察,论医问政,见岐伯聪颖惠敏,学识渊博,便拜岐伯为师。 岐黄论医,开创了祖国医学的先河。《黄帝内经》涵《素问》、《灵枢》各九卷八十一篇,史称绝世巨著。后世杰出的医学家,莫不以《内经》为宗旨,救死扶伤,惠及黎庶。庆城县为岐伯故里,光大医祖美德,承传岐黄遗风责无旁贷。2002年,庆城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悉考史典,集前代医祖庙

文档评论(0)

iwgv1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