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料学课件整理
9、《周礼》:记载周代官制的著作。涉及诸种典章制度及理想化的政治结构。分六官,每官一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已佚,汉时补以《考工记》)。《职方》、《明堂》、《大行》等。十三经注疏本。 《周礼·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南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 10、《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孔子七十后学有关礼制的著作,是战国至汉代关于述说周代礼制的文章汇编。49篇。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纹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题,北方曰译”。 19、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21卷,汉淮南王刘安门客所撰,东汉高诱注。成于众书,差不多篇篇都谈古事,而以周事为大宗。保存西周到战国可参考史料不少。《诸子集成》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校释本。 《淮南子》一般认为是杂家之作,以道家思想为主,柔和儒、法、道、阴阳五行等思想。 《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纹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力气,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 《淮南子·俶真训》:“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 。是故槐与橘柚合而为兄弟,有苗与三危通为一家。……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淮南子·齐俗训》 9、《北齐书》:50卷,唐李百药奉敕撰,体例大致模仿《后汉书》,散佚较多,后人补缀。无少数民族传记。 10、《周书》:50卷,唐令狐德棻奉敕撰。记传中保存不少府兵制的材料。是研究西魏、北周历史的最基本的史料。卷49、50《异域传》上、下。于稽胡记载较详。 《稽胡传》:“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夏略同。妇人则多贯蜃贝以为耳及颈饰。又与华民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蹲踞无礼,贪而忍害。俗好淫秽,处女尤甚。将嫁之夕,方与淫者叙离,夫氏闻之,以多为贵。既嫁之后,颇亦防闲,有犯奸者,随事惩罚。又兄弟死,皆纳其妻。虽分统郡县,列于编户,然轻其徭赋,有异齐民。山谷阻深者,又未尽役属。而凶悍恃险,数为寇乱。” 11、《北史》:100卷,唐李延寿撰。私撰。起魏登国元年(386)至隋义宁二年(618)。将魏、齐、周、隋诸事改编而成,删魏书最多,增补北齐书最多,隋书变动最小,增补不少有用史料。 《李弼传》:论曰记述了北周的军事制度。卷93《僭伪附庸》等。 其他史料: 《华阳国志》:12卷,东晋常璩撰。叙事始于远古至成汉灭亡之时。《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是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地方志书。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 卷一《巴志》:记载巴人的传说与历史“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 《蜀志》:历述了蜀王世系与蜀国历史。“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做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 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 《南中志》列述僚人在南中地区的分布。“伶丘县,主僚”,伶为今仫佬族先民。 关于蜒人的记载也较早。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3年。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临海水土异物志》:1卷,吴沈莹,宋以后佚,但记载夷州和山夷的部分还保留在宋李昉的《太平御览》卷780《东夷》条中。是第一部系统记述台湾高山族的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夷州民:离临海郡二千里的夷州,为众山夷所居,“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