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画演示:链式反应 原子弹爆炸的情况 不加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原子弹爆炸 和平利用核能——核电站 你知道吗? 1Kg的铀235中,如果全部发生核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5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思考:在电站工作过程中,能是如何转化的?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将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起来,也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氘 氚 氦核 中子 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形成氦核和一个中子,能释放大量核能。这一过程就是聚变。 能量 聚变 2、核聚变——热核反应 氚核 氘核 氦核 一个中子(随能量释放) 核聚变 ——热核反应 氢 弹――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成。威力比原子弹还大。 其它形式的新能源 三峡发电站 水能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原理:利用涨潮退潮的水位差来发电。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 1.火力发电厂靠燃烧煤发电,下列关于火 力发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煤是可再生能源 B.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发电 C.发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会造成环境污染 2 . ( 多选 ) 为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目前可行的是 ( ) ABC A.尽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燃料 B.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禁止使用石油资源 是( ) A.煤 C.木柴 B.氢 D.石油 3.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燃料最理想的 B 5.关于核电站里能量的转化过程,说法正 确的是( ) A.原子核能 核能 电能 B.原子核能 内能 C.原子核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 D.原子核能 内能 电能 C 4.用氘核和氚核结合成的新的原子核时产生的核反应是( ) A.分解反应 B.链式反应 C.裂变 D.热核反应 A 6.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 来发电的 B.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 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 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 D.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而制成的核武器 D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燧人氏钻木取火 指产生能量供人类使用的物质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燃烧产生能量,因此它们是能源。) 能量: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电能等。) 能源: 一、能源与社会 人类从钻木取火学会了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煤炭成为了这场工业革命的动力基础,工厂、船舶、火车等都离不开它。 耗油的交通工具 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太阳能热水器 日本大阪核电站 氢能汽车的结构图 柴薪时期 煤炭时期 石油时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以柴薪为能源 以煤为能源 以石油为能源 一万年 二百年 几十年 第四次 多元化时期 以铀等为能源 现在 1、能源以是否能直接使用来划分: 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取来使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二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如电能、汽油、酒精 (二次能源的“骄子”——电能) 2、能源以是否能循环再生来划分: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一旦被消耗,是不能再增加的能源。如煤炭、石油 、天然气,由古代生物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 不会随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这类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 能源的分类 能源的大量应用造成环境污染 二、能源与环境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所以,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