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三国演义》关系初探_0.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渔与《三国演义》关系初探_0

李渔与《三国演义》关系初探 在我国清初文坛上,有一位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却又毁誉天壤的大名士,他就是李渔。 李渔(1610—1680),宇谪凡,号笠弱,别署觉世稗官、回道人,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夏李村人。他是我国清初着名戏剧家、文学家、戏剧 理论 家,在他所留给后世六百余万字的作晶中,人们较为熟知的有戏剧作品《笠葫十种曲》,短篇小说集《无声戏》、 《十二楼》,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肉蒲团》;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另外,李渔一生还评点、评改过大量的小说、戏剧作品。爽口《金瓶梅》就是李渔最后改定的作品,(l)时间当在1667-1674年间。(2),而鲜为人知的《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以下简称李评本)则是李渔晚年所评改的作品。透过李评本及其为《三国演义》题的两篇序,我们可以窥视到李渔与《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密不可分,是那样的使人惊叹。遗憾的是三百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不多见。本文将在吸取有关专家 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李评本等作品中的内证,来阐述李渔对《三国演义》的推崇和评价,探讨李渔在《三国演义》流传之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三国演义》评点本 问题 杂谈 挛渔与《三国演义》有着特殊的关系。他不仅早就推崇《三国演义》,后来自己评点过《三国演义》,对《三国演义》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在毛纶、毛宗岗(3)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即《四大奇书第一种》(以下简称毛评本)的问世,以及读书流传之始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百多年来,人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的罗贯中,但实际上流传至今,人们所读到的却是清初的毛评本。郑振铎说:“自毛本行,罗本原本便也废弃,而不为人所知。”(4)罗本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罗本经毛氏加以评改之后,无论是 内容 还是文字,都较为完整,较为进步,所以,毛本一出,罗本便湮没无闻。《三国演义》评点本传世的不多,明、清两代正式对该书提出“批评”者的有:《书坊冲止余象乌批评》、叶昼托名的《李卓吾先生批评》、《景陵钟惺伯敬父批评》、《茂苑毛宗岗序始氏评》、《李笠翁评阅》等,其中,毛评本、李评本最为有价值。但是,在实际流传过程中,毛评本《三国演义》却成为后来的通行本,得以广泛流传,并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而李评本《三国演义》则湮没无闻,不为人们所知,这种相互间的反差之大,实与李渔大有关系。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假如当年李渔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毛评本的流传很有可能被李评本所替代。 关于李评本《三国演义》;其刻本不少,封面所题也不尽相同据 目前 所朗见到的,包括有李渔序在内的不同刻本有以下这些: ▲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 封面题《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清两衡堂刊本。彩色套印,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首图一百二十页二百四十幅,正文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圈点,上有李渔眉评,眉评与毛评本眉评不同。每回分各自独立的上下二节,有李渔自序。首都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均有收藏。 ▲ 《孪笠翁批阅三国志》, 封面题曰《笠翁评阅绣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有“翼圣堂之印”。内有李渔题的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 《全像古本三国志传》,内容与两衡堂不同, 有李渔序,柏林德国国立图书馆藏。 ▲ 毛纶、毛宗岗评《四大奇书第一种》清康熙醉耕堂本有李渔序,北京图书馆藏。 二、在《毛评本·序》里,李渔把《三国演义》定名为《第一奇书》 清康熙十八年1679),毛纶、毛宗岗父子所评的《三国演义》始成,李渔为其题序。序中,李渔对罗氏著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 历史 演义给予了很高评价;对毛氏父子“布其锦心,出其绣口”(5)的整理和评点大加赞赏。 《三国演义》是四大奇书”之一。对于“宇宙四大奇书”之书目,明“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所定的是《史记》、《南华》、《水浒》与《西厢》四种。而冯梦龙所定的则是《三国》、《水浒》、《西游》与《金瓶梅》四种。李渔的观点倾向于冯梦龙,李渔认为:“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李渔还认为,上述四大奇书当中,最奇之书非《三国》莫属,他说:“然野史类多凿空,易于逞长,若《三国演义》则据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由是观之,奇莫奇于《三国》矣。”那么,《三国》到底奇在哪里?李渔经过 分析 后认为,《三国》之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三国》者乃古今争天下之一大奇局”;第二,“演《三国》者,又古今为小说之一大奇手”;第三,评《三国》者,韶“布其锦心,出其绣口”。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因素,李渔认为在四大奇书”当中,《第一奇书》之名非《三国》莫属。 三、在《李评本.序》里,李渔把《三国演义》定名为《第一才子书》。 李评本《三国演义》约比毛评本迟个把月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