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环境法律制度分析
第二十二章 环境法律制度 第二十二章 环境法律制度 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环境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自然资源法及其原则、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 第一节 环境法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调整对象的生态性和复杂性 (二)调整手段的综合性 (三)公益性和共同性 (四)区域性 (五)前瞻性 (六)可持续发展性 三、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4、公众参与原则 第二节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一、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 三同时制度 四、 许可证制度 五、 征收排污费制度 六、 经济刺激制度 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创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三同时”制度 C.防治污染转嫁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 答案:B 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法 一、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二、 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三、 大气污染防治法 四、 水污染防治法 五、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四节 污染物质污染防治法 一、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一)噪声污染的概念 (二)环境噪声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动物的影响。 3、对财产(器物)的影响 (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二、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一)固体废物污染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三、沙尘污染防治法 (一)沙尘污染的概念 (二)沙尘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及其防治立法 (一)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及其危害 (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现状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四)有毒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五节 环境法律责任 一、环境法律责任 二、环境行政责任 (一)环境行政责任的概念及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 2、行为人的过错。 3、行为的危害后果。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包括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偶然性因果关系)。 (二)行政制裁方式 ?1、行政处罚是指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给予犯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行为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者个人的一种制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证、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关闭等 2、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依照行政隶属关系,根据有关法规对犯有违法失职行为尚不够刑事惩罚的所属人员的一种制裁,也称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除等。例如,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了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外;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还要由其所在单位或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节 环境法律责任 三、环境民事责任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从事了违反环境法的行为或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者,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一、是不可抗力。 第二,是因受害人自身造成的。 第三、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 1、无过错责任原则 2、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3、损害结果 4、因果关系 (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排除危害 2、赔偿损失 多项选择题: 1、某单位因排放污水而致附近10余户农户的庄稼遭受损失。下列有关表述中哪个或哪些是错误的?( ) A.若该单位能证明其污水排放标准是符合有关排污标准规定的,则该单位不承担民事责任 B.若该单位能证明主观上确无任何过失,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C.若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可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D.受害农户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其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答案:ABD 第五节 环境法律责任 四、环境刑事责任 包括14个罪名,具体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狩猎罪;非法占用耕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并具体规定了每一种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标志着我国环境刑事法律的真正确立。 本 章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超过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的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的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