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0.docVIP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0.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0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 人生的境界在思考死亡的过程中得以升华,我们需要科学地面对和理解死亡。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多次探讨了活着还是死去的哲学命题,中国戏曲对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进行了改编,但是由于植根的土壤不同,跨文化戏剧所表现出的对死亡内涵的理解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昆剧《血手记》对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的改编,尤其是对麦克白和马佩的罪恶动机、死亡意识的分析,可为对探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死亡观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故事改编:从写实莎剧到写意昆剧   西方戏剧讲究写实,中国戏曲讲究写意。在原剧中,莎士比亚用写实的手法尽可能地再现了戏剧的真实,使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而中国昆剧《血手记》则是一次大胆的文化嫁接,也是一次典型的中国化改编,充满浓郁的中国气息。   在写实的莎剧《麦克白》中,麦克白是苏格兰一位声望显赫的将军,他英勇威武、战功卓著,帮助国王平息了考特爵士的叛乱,击退了挪威侵略者的进攻,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视为民族英雄。但是,在凯旋的途中,麦克白遇到了三位女巫,其中一位女巫预言他将是未来的国王。回到家中后,他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麦克白夫人是个极有野心且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女巫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逐渐萌生弑君篡位的邪念,他利用国王亲临城堡探访的时机,暗杀了国王,登上了宝座。然而罪孽让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总是听到莫名奇妙的敲门声,总是看到血淋淋的匕首和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沾满鲜血的双手。极大的恐惧与心虚促使他通过不断地杀人等暴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被贵族和人民痛恨,结果众叛亲离,最后在战场上被讨伐军杀死。   首先,昆剧对原剧中的人物名称及人物身份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原剧中的麦克白、麦克白夫人在昆剧《血手记》中,分别变成了马佩、铁氏;原剧中的英格兰国王邓肯,在昆剧《血手记》中变成了郑王。其次,昆剧《血手记》借用湘楚文化中的傩面具及三位黑暗仙女展开叙事。戏曲用文采斐然、典雅诗意的昆剧唱腔和念白代替原著的诗体对白,如剧中所唱的可叹人间也沧桑,短短百年追逐忙。冷冷闺中苦盼望,他哪里辜负红颜劳梦想,铁甲金戈相偎傍,非常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喜叫夫婿觅封侯的中国女性形象,即一个默默站在丈夫背后、帮助丈夫的贤内助形象。再次,导演结合中国民间艺术中踩高跷的修长的外貌造型与传统戏曲的矮子步造型,糅合丑旦、彩旦行当的表演特色,把原作中的三个女巫变成一高二矮的三个既具有原作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戏曲风格的仙姑形象。作为全戏的精神支柱,三个女巫以一高二矮造型体现出来。它们是马佩心灵的动作、全剧哲理化的化身,是揭示人物性格命运的主线。著名学者李伟民认为:《血》剧的改编以唱腔、舞蹈的虚拟、写意和陌生化为表现形式,对舶来品写实的话剧莎剧以假定性舞台建构。   二、罪恶动机:旁人挑唆与野心膨胀   一开始,麦克白是以正面的人物形象出现的,他英勇威武,受到国王的信任和人民的赞扬。但是,在女巫的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渐渐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邪念并一步步坠入罪恶的深渊。但麦克白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权欲绝不是他的全部,在麦克白内心中存有一些与之相对却同样强烈的性格因素。譬如对荣誉的看重、对失去权力的极度害怕以及对继此而至的死亡的恐惧。在原著《麦克白》中,麦克白犯罪的主要动因是女巫预言的诱惑和身边面如桃花、心如蛇蝎的野心家妻子的挑唆,突出表现的是麦克白如何在妻子一步步的唆使和刺激下野心迸发,最终走向毁灭道路的。因此,麦克白的毁灭既是自甘堕落,却也是身不由己。   而在《血手记》中,马佩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野心和欲望直接作用的结果。剧中女巫对他的控制力大大减弱,马佩杀人篡位的主动性相应增强。尽管在马佩野心膨胀、走向毁灭的过程中,妻子铁氏也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但马佩的野心一点不在她之下。弑君篡位不仅是铁氏所想,也是马佩自己心中所想,只不过铁氏正好道出了他的心里话,而他比铁氏思虑更多、更慎密而已。马佩说道:妃子,你有此心,难道我就无此愿?一语道破了铁氏所讲的不过是他潜抑内心的隐秘意念的真相。马佩在登上皇位之后唱道:大丈夫当如是也,万里江山独霸。揭示了他内心隐藏的强大野心。马佩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还残忍地滥杀无辜。最后他受到内心的谴责加上众叛亲离,又唱道:这鬼魅森森狠夜叉,蓦地里惹起波查,俺鬼迷心窍遭嬉耍,自揭疮痂。再次印证了马佩表面上是受外界蛊惑,实际上是自己内心主动产生了弑君篡位的邪念。   原剧中,麦克白始终都没有逃脱女巫的控制,他的每一次谋杀都与女巫的预言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对他的悲剧更多的是感到同情和惋惜。而在昆剧《血手记》中,马佩的悲剧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罪有应得。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认为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