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式与变式
形式与变式
摘要: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 艺术 领域。《西藏组诗》采用较为独特的十四行体变式,呈现出 现代 诗歌体式的实验性,扩大了十四行体的定义本身,给它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生机。《西藏组诗》置于一个抒情的格调之中并呈现出叙述的片断性、非因果性与非逻辑性,意味着叙事和抒情之间一种张力关系的重新确立。《西藏组诗》为现代诗歌形式探索提供了多元视角的参照。
关键词:交响乐体式;十四行体;变式;非意愿记忆
《西藏组诗》 主题的庄严、形式的新颖和忧郁的基调极为引人注目。作者小引将结构庞大的诗篇构建为颇具特色的交响乐体式,以独特的形式感显现出对西藏的一种观察,一种体验,一种想象。
《西藏组诗》以其具有活力的结构与富于张力的叙述传达出一种新的个体经验和写作者的美学自觉意识,它使诗歌与 音乐 以互鉴的模式获得了实质与深度,从而揭示了诗歌对其它艺术所蕴含的潜在力量的渴望。
一、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
所有时代的诗歌都包含着它自身的结构性难关,正是这种难关要求写作者去寻求解决办法并因此不断推动形式的演进。现代诗歌写作中打破自身的媒体界限而试图超越另一种媒体世界的尝试是非常显著的。庞德、艾略特、威廉斯、史蒂芬斯以及美国“黑山派”诗人们都曾努力打破文字的局限而攀向“音乐的状态”。庞德的《诗章》和艾略特的《荒原》的结构更是直接借助了母题——反母题——变易母题——重复母题等的交响乐形式,探寻了组诗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外部逻辑结构的对应。
在《西藏组诗》中,作者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它由19首主题诗与6首即兴曲构成,基本上每三首主题诗穿插一首即兴曲。纯净的音质、忧伤的音调,每一个具有意象的诗节,如音乐中的乐句那样回应、叠变、组合。过去的、现实的、未来的;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动机彼此相连,叠合展列为一个类似“回旋曲式”的交响乐结构:第一首《坚心》与最后一首《圆满》可视为主题呈示,《虚怀》、《禅悦》、《清净》、《彼岸》、《尘埃》、《无题》、《轮回》是呈示部展开的“变化回旋”,《简单》、《宽大》、《从容》、《因果》、《无常》犹如“插部”,《愿望》、《 自然 》、《慧心》、《相信》、《大赞》可作为“连接部”。19首主题诗运用题旨的复叠、逆转、变化与6首即兴曲彼此关联、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地交织在一起。虽然这只是在诗歌创作之中的一种艺术视角的转换,但它却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它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是对我们观、感领域的扩充,重建了我们的官能的全面敏感性。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组诗的交响乐式架构及其所关涉的意向进行探讨。
(一)转调:即兴曲
在这个类似“回旋曲式”的交响乐结构中,19首主题诗可视为《西藏组诗》的本调,6首即兴曲是转调。在整个乐章行进期间,即兴曲以临时变音及有节制的延留贯穿于呈示部、连接部、插部,以那种出人意料而又正当其时的特殊音色多层次地密接叠合。这种转调既促成了整部作品戏剧性的起伏,又弥补了主题诗虽异质而同构的对比不足,使一个调性明确的主题始终处于生长性的 发展 状态并渐至高潮。
试以组诗中的第18首主题诗《无常》与《即兴曲6》为例加以分析。
《无常》
最大的虚空,来自闷雷滚过后的寂静
发痒的骨头凝固的血
深夜冒出的月亮照在空处
而空处什么都没有
静静的一夜啊,在日落之后。他们
让我从这里滚开,这不属于我的房间或者街道
将不允许向任何人提起
我知道未被赎回的,将永远留下
天空将缩成一团
在那里,越来越大的乌云被分成两半
一半在对岸监视我,另一半
带着恻隐之心。静静的一夜啊,他们不准我放
下手中的包袱
当我如昆虫般越过山岗,山谷里传来沉闷的法
号
一个喇嘛在黑暗中坐下,其他的已经开始痛哭
《即兴曲6》
我希望得到简朴的晚餐
还有布鞋、白棉袄
我希望坐在一把木椅子上抽烟
看乌云飘过山顶
仿佛有个陌生人,静静地
站在我的背后
在《无常》这首诗中,“闷雷”与“沉闷的法号”出现又消失,乌云越来越庞大,“天空将缩成一团”,“痛哭”隐现……巨大的悲哀和绝望都在此刻凝聚,而且越来越沉重,到达尖锐与钝闷的极致,仿佛不能再延续下去却又无法停止。而即兴曲6——一个抒情小调却结束了这个沉重的插部。在这首安宁和温柔的即兴曲中,作者在整个插部逐渐聚集起来的情感,那些早已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