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3.2.3.4 梁截面有效高度 3.2.2.5 梁的配筋 3、梁侧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截面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h(h0)、截面配筋As,以及材料强度fy、fc 求: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Mu 未知数:受压区高度x和受弯承载力Mu 截面设计 已知:弯矩设计值M 求:截面尺寸b,h(h0)、截面配筋As,以及材料强度fy、fc 未知数:受压区高度x、 b,h(h0)、As、fy、fc 计算类型 (已知b、h0、 fc、 fy、 M ,求As ) 先求x再求As OK! 加大截面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 d ) M u 截面设计 方法1:公式计算法 截面设计 方法2:利用表格计算法 式(3.21)可写成: ----截面抵抗弯矩系数 同样,式(3.22)可以写成: ----内力臂系数 计算框图如下: 或 由上可见, 和 都与 有关。可事先给定许多 值,求出对应的 值和 值,列成计算表格 截面承载力校核: (已知b、h0、 fc、 fy、 As ,求 Mu ) 适筋梁的受弯承载力Mu 超筋梁的受弯承载力Mu ( d ) M u 素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Mcr ? 3.6 双筋矩形截面 双筋截面是指同时配置受拉和受压钢筋的情况。 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受建筑使用和施工条件(或整个工程)限制而不能增加,但计算又不满足适筋截面条件时,可采用双筋截面,即在受压区配置钢筋以补充混凝土受压能力的不足; 在不同荷载作用效应组合下,当构件在同一截面内受变号弯矩作用时; 由于构造上需要,在截面受压区已配置有受力钢筋时。 配置受压钢筋后,为防止受压钢筋压曲而导致受压区混凝土保护层过早崩落影响承载力,必须配置封闭箍筋。当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应设复合箍筋。 基本方程 防止超筋脆性破坏 保证受压钢筋强度充分利用 双筋截面一般不会出现少筋破坏情况,故可不必验算最小配筋率。 截面设计 已知:弯矩设计值M 求:截面尺寸b,h(h0)、截面配筋As,以及材料强度fy、fc 未知数:受压区高度x、 b,h(h0)、As、fy、fc 基本公式:两个 截面复核: 已知:b、h、a、a’、As、As’ 、fy、 fy’、fc 求:Mu≥M 未知数:受压区高度 x 和受弯承载力Mu两个未知数 1. 挖去受拉区混凝土,形成T形截面,对受弯承载力没影响。 2. 可以节省混凝土,减轻自重。 3. 受拉钢筋较多,可将截面底部适当增大,形成工形截面。 工形截面的受弯承载力的计算与T形截面相同。 3.7 T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翼缘处的压应力与腹板处受压区压应力相比,存在滞后现象,距腹板距离越远,滞后程度越大,受压翼缘压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认为在bf’范围内压应力为均匀分布,bf’范围以外部分的翼缘则不考虑。计算上为简化采有效翼缘宽度bf’ 受压翼缘越大,对截面受弯越有利 按三种情况的最小值取用 T形截面的分类 第一类T形截面的计算公式与宽度等于bf’的矩形截面相同 为防止超筋脆性破坏,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x ≤xb。对第一类T形截面,该适用条件一般能满足; 为防止少筋脆性破坏,受拉钢筋面积应满足As≥rminbh,b为T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对工形和倒T形截面,则受拉钢筋应满足 As≥rmin[bh + (bf - b)hf] 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 截面设计 按bf’×h单筋矩形截面进行设计 I类T形截面 b A S b f h 0 - x 2 h h 0 x a s II类T形截面 截面设计 增加梁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A S h f b b f h a s h 0 x M u 防止超筋脆性破坏 防止少筋脆性破坏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授课教师:吴芳 3.1 概 述 P P 剪力引起的斜裂缝 弯矩引起的垂直裂缝 受弯构件破坏有两种可能: 1.正截面破坏(由弯矩引起的)。 2.斜截面破坏(由剪力和弯矩共同引起) 结构中常用的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矩形 T 形 工形 矩形板 空心板 槽形板 叠合梁 十字形 ◆ 梁的截面形式:常见的有矩形、T形、工形、箱形、Γ形等。 ◆配筋方法:单筋(仅在受拉区配纵筋) 双筋(受压区和受拉区均配纵向受力筋) 3.2 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1 板的厚度 1/30~1/35 无柱帽 1/32~1/40 有柱帽 无梁楼板 1/10~1/12 悬臂板 1/40~1/50 双向板 1/35~1/40 单向板 板 板截面高跨比h/l0参考值 板的类别 最小厚度 /㎜ 单向板 屋面板 60 民用建筑楼板 60 工业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