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科医师基本技能操作检体_培训课件.ppt

全科医师基本技能操作检体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abinski征 * 心界的叩诊 方法 左手叩诊扳指与肋间平行 轻(弱)叩诊法 先左后右 自下而上 左侧自心尖搏动外2~3cm处向内叩 右侧先叩出肝上界(第5肋间),于其上一肋间开始 结果准确(反转扳指、每肋间的测量值及测量方法) 叩 诊(Percussion) Midclavicular line First left Second right 叩 诊顺序 先扣左侧 后扣右侧 左→右 下→上 外→内 右侧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 Normal cardiac dullness area From anterior midline to every point 7~9cm 5~6cm 3.5~4.5 2~3 3~4cm 2~3cm 2~3cm Anterior midline 听诊顺序示意图 听 诊(Auscultation) 主动脉瓣 第二听诊区 1 2 3 4 5 腹部视诊 腹部外形 平坦对称 腹式呼吸 正常 腹部皮肤 有无皮疹、瘢痕、色素沉着、腹纹、脐疝 腹壁静脉 有无曲张 胃肠性型、蠕动波 医生的姿势 有无 腹部浅触诊 腹部浅触诊 病人体位 屈膝平卧 医生手法 滑动触诊 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协同作用 触诊顺序 S型 内容 紧张度—腹壁柔软 压痛—有无压痛、反跳痛 包块—有无包块 Murphy征 病人体位 屈膝平卧 方法 左手拇指放置于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 其余四指与拇指垂直 嘱病人深吸气,观察患者有无屏气的动作 结果描述 阳性 阴性 泌尿系统压痛点(5对)及肾区扣击痛 肋脊点:背部第十二肋与脊柱交角的顶点 肋腰点 :第十二肋与腰肌外缘的的交角的顶点 季肋点:第十肋前缘 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肾区叩击痛(肋脊角叩痛) 阴性 阳性 5对 肝脏触诊 病人体位 屈膝平卧 手法 双手深部滑行触诊 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手指桡侧缘与肋缘平行 右锁骨中线上自髂前上棘平面开始 前正中线上自脐平面开始 呼吸配合 触诊过程流畅 肝脏描述 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状态、压痛 脾脏触诊 病人体位 屈膝平卧 右侧卧位,左下肢屈曲,右下肢伸直 手法 双手深部滑行触诊 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垂直 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手指桡侧缘迎触 呼吸配合 触诊过程流畅 平卧位未触及脾脏时应嘱患者右侧位进行触诊 脾脏描述 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压痛 移动性浊音 病人体位 平卧 右侧位 左侧位 手法 自脐水平向左侧叩 发现浊音(左髂腰肌) 扳指不动,嘱患者右侧位,原地再叩 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 叩浊(右髂腰肌),嘱患者左侧位 扳指不动并继续叩至脐部 扳指紧贴皮肤 其余四指抬起 叩诊过程流畅 描述 阴性 阳性 腹部叩诊音 部位 全腹(自左下腹呈圆形或S形叩诊) 手法 扳指紧贴腹部皮肤,其余四指抬起 腕关节灵活 描述 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为鼓音 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叩诊 手法 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由上向下叩 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 扳指紧贴皮肤,其余四指抬起 腕关节灵活 描述 正常时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胃泡鼓音区叩诊 位置 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 形状 半圆形 边界 上界为膈肌及肺下缘 下界为肋弓 左界为脾脏 右界为肝左缘 大小 长径9.5cm 横经6.0cm 腹部听诊 腹部血管杂音 腹中部—腹主动脉杂音 脐旁两侧—肾动脉杂音 肠鸣音 右下腹 听诊至少一分钟 如肠鸣音明显减少则应延长听诊时间,3~5分钟未听见,称肠鸣音消失 神经反射 脑膜刺激征(包括三个) 1.颈项强直:颈前屈时有抵抗 2.Kernig征:仰卧,屈曲膝髋关节呈直角,再伸小腿,因屈肌痉挛使伸膝受限,小于130°并有疼痛及阻力者为阳性。 3.Brudzinski征:仰卧,屈颈时引起双下肢屈曲者为阳性。 全科医师基本技能操作 头部检查 瞳孔 直径(正常为2~3mm) 是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间接对光反射 是否存在(正常) 调节反射及辐辏反射 是否存在(正常) 方法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迅速将手指移近距眼球约20cm处,观察瞳孔 逐渐缩小为调节反射;观察双侧眼球内聚为辐辏反射。 鼻旁窦(额窦、筛窦、上颌窦) 是否有压痛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黏膜处出现白色斑点,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鼻旁窦(额窦、筛窦、上颌窦、鞢窦)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颈部检查 气管的位置 是否居中 颈部血管 颈静脉有无怒张(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 颈动脉有无异常搏动 颈部有无颈部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