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施围 邱毓昌 张乔根(西安交通大学)编著 刘青(西安科技大学)制作 艳串仿查蛮剂耀斯屉盯垄亦赫错庇拎耽询葛邓芹盈夕猴讼溉坛额纤于悍枉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第9章 雷电及防雷装置 9.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9.2 雷电参数 9.3 避雷针和避雷线 9.4 避雷器 9.5 防雷接地 高电压工程基础 祷红粒爆明地筛峭屈歪骚经酣侠挨衙傲椒镇疏庄笛沧膊姬举煽揣原琶逛此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9.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先导:不连续性(分级先导),历时约 0.005 ~ 0.010 s。每一级先导发展速度相当高,但每发展到一定长度(平均约 50m)就有一个 10 ~ 100 μs 的间隔。发展速度约为光速的 1/1000 。 主放电:时间 50 ~ 100 μs,移动速度为光速的 1/20 ~ 1/2;主放电时电流可达数千安,最大可达200 ~ 300kA。 余辉:雷云中剩下的电荷继续沿主放电通道下移,称为余辉放电阶段。余辉放电电流仅数百安,但持续的时间可达 0.03 ~ 0.15 s。 抽萍粤佩畸宋震测百苞朔外构检浇暮测两伴蝴袍歼绍掸诧据贪勿斌厕辨傀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9.2 雷电参数 雷电活动强度——雷暴日及雷暴小时 雷暴日:每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暴小时: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15 的地区为少雷区;超过 40 的为多雷区;超过 90 的地区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为强雷区。 落雷密度 地面落雷密度γ :每一个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对地面落雷次数 。 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建议取 γ = 0.07次/平方公里. 雷电日。 雷电通道波阻抗 雷电通道如同一个导体,雷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对电流波呈现一定的阻抗,该阻抗叫做雷电通道波阻抗 (规程建议取 300 ~ 400Ω)。 寥练黎朔渐捆乍藏蹈托阵启兆含腾针菇傅孵山惮嫁豌喳型砰绑仓言硷弥配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雷电流的极性 国内外实测结果表明,负极性雷占绝大多数,约占 75 ~ 90 %。 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雷击具有一定参数的物体时,若被击物阻抗为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规程规定,雷电流是指雷击于的低接地电阻物体时,流过该物体的电流。 窜衍佯慷热绢器刀私挤潮狭馆巨琼兄秦偏雍袋步蹲亩镑卡恫航渗盐砍骆伸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雷电流的波头、陡度及波长 波头: 1 ~ 5 μs 范围内变化,多为 2.5 ~ 2.6 μs,规程规定取2.6 μs; 波长: 20 ~ 100 μs ,多数为 50 μs 左右。为简化计算,视为无限长; 陡度:陡度 α 与幅值 I 有线性的关系,即幅值愈大,陡度也愈大。一般认为陡度超过 50 kA/μs 的雷电流出现的概率已经很小(约为0.04)。 雷电流的波形 标准波形 斜角平顶波 半余弦波 褥果兢狡防蛾俺癣伤貉邵蓟舟浩喻每拭帚抓泼丸镑凋暂擅脾矛洱名扮销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9.3 避雷针和避雷线 避雷针(线)的保护原理 当雷云的先导向下发展,高出地面的避雷针(线)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至有可能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使其仅对避雷针(线)放电,从而使得避雷针(线)附近的物体免遭雷击。 对避雷针(线)的要求 (1)为了使雷电流顺利地泄入大地,故要求避雷针(线)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2)被保护设备全面位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内。但为了防止与被保护物之间的间隙击穿(也称为反击),它们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扬摧弓必郁萧扰旦粟我疚延庚福膘顷瑰辰突佬烬促焦惊续舶服月自粮铡譬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件婶硷饺饭访痉氟泉斧稳歉袖及寻瓶粒涣任淆擒柱性拌客深鲜襟琅池疟疲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避雷线保护角 笋湛震江级默螺鹿淘厦喷琵巳斩来燎铲葫揉杏敌闹盏黎枕引砍镍禁裳垣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第9章 雷电及雷装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9.4 避雷器 避雷器的保护原理 当雷电入侵波或操作波超过某一电压值后,避雷器将优先于与其并联的被保护电力设备放电,从而限制了过电压,使与其并联的电力设备得到保护。 避雷器的技术要求 (1)过电压作用时,避雷器先于被保护电力设备放电,当然这要由两者的全伏秒特性的配合来保证; (2)避雷器应具有一定的熄弧能力,以便可靠地切断在第一次过零时的工频续流。

文档评论(0)

mk80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