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评析论文.doc
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评析论文
.. 摘 要: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贸易额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两国贸易额屡创新高。但是,中俄贸易额在两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却很低,原因在于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中俄贸易的大部分份额,而跨国直接投资和产业内贸易没有发挥作用。本文对两国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直接投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制度环境
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摆脱多年低迷不振的局面,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我国商务部数据,俄罗斯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位居第八,我国为俄第四大贸易伙伴 (而据俄联邦驻华商务代表谢尔盖.齐普拉可夫的表述,我国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但现在就需要看到并引起重视的是——中俄贸易总额在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俄罗斯在中国持续增长的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渐下降。《2005中国商务统计年鉴》中提供的数据表明:俄罗斯在中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2%下降为2004年的1.8%。从总体看,中国的外贸仍将持续增长,中俄贸易总额也会呈上升趋势,但其比重下降的情况还将继续,在俄罗斯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中也只有 5.5%的份额。这与两个大国所拥有的经济规模和密切的政治关系很不相称,两国政治层面良好关系与经贸往来的现实的巨大反差显示出两国间紧密的政治关系有空心化的趋向。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中的这种状况引起了从高层到民间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中俄经贸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000年以前,两国的经贸往来受制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俄罗斯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而增长乏力。仅仅在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独立后的一段时间有着快速增长,1993年双方经贸额达到了90年代的顶峰后,很快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的持续疲软,双边经贸往来自然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增长乏力而走入低谷。2000年后,俄罗斯经济整体开始恢复性增长,由于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的作用,两国的产业间贸易也随之不断发展。除此以外,俄罗斯国内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也对两国贸易额的逐步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相互直接投资有所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2003年中国对俄一般贸易增长73.7%,占对俄出口比重为58%(比重增加0.8个百分点)。其次为边境小额贸易,增长48%,比重占18.1%(受非典影响,比重回落2.9个百分点)。第三为加工贸易,同比增长60%,比重为14.6%。但是,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的出口中,对俄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比重最小,一般贸易比重最高。中国对俄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2004年中俄经贸总额第一次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之后,2005年又创记录地达到了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我对俄出口为132.1亿美元,增长45.2%;自俄进口158.9亿美元,增长31%。中、俄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为 26.8亿美元,比去年减少11.6%。中俄贸易总体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总体水平与两国的经济规模还是很不相称,况且,最近两年来的高速增长中,能源和原材料商品国际市场行情的上涨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也承认,“贸易额大幅增长仅限于向中国供应的俄产原料,而机器设备的份额则在逐渐下降。此外,2005年贸易额大幅增长的原因还在于俄对华传统出口产品,尤其是石油和石油产品价格的大幅走高。”
在相互投资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对俄投资增速加快,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目前中方对俄协议投资总额仅占我国境外投资总额的近5%。截至2005年底,中方协议投资额约10.5亿美元。我在俄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微电子、通讯、服装加工、电器组装、餐饮、木材加工、农业等。俄对华投资总体规模不大。截至2004年11月底,俄在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1673个,占全国累计外商投资企业总数(504568个)的0.3%;实际投资额4.45亿美元,占我实际利用外资总额(5590.23亿美元)的0.07%。俄在华企业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及农机的组装与化工、建筑、医药等领域。
两国的经贸关系经过10年多的发展,涵盖贸易结算、信贷、货物运输以及经贸信息共享等多层面的贸易服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起来,不能为两国企业创造良好的微观制度环境,严重阻碍着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与有序地发展。比如,包机包税或灰色清关问题。包机包税就其实质而言,是由俄方外贸管理体制中一些特定因素引发的涉嫌进口商品走私的行为。但纵观包机包税贸易方式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由于正规的贸易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包机包税贸易方式也就成为了一种政府管理部门和微观经济主体在特定时期不得已的选择。
中俄两国均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缺乏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正常经济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