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与旅游.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审美 与旅游 目录 一、古代审美意识的产生、形成与特点 二、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三、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关系 第一节 古代审美意识的产生、形成与特点 审美意识的概念:(美感)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很早就产生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将自己的审美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各种生产活动当中。 一、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形成 原始审美与原始巫术礼仪、实际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体现为对于劳动的惊奇感与喜悦感。 原始审美意识与人的生命本能需要和官能愉悦享受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节 古代审美意识的产生、形成与特点 人类对审美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审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创造美和欣赏美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志之一。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不同认识 唯心主义与旧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美感对社会实践的依存关系。 动物的“审美”行为 第一节 古代审美意识的产生、形成与特点 二、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特点 以味觉、触觉为原型,不同于西方的以视觉、听觉为基础。 第二节 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1、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先秦和秦汉 先秦和秦汉是我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时期,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第一个黄金时代。先后出现了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2、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魏晋南北朝至明代 这个时期以审美意想为核心,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以及儒学的深入,对我国审美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形成儒、道、佛互补的审美格局。 3、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清代 该时期一定程度上对古典美学进行总结,王夫之美学体系: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叶燮(xiè) 美学体系:事物的“理”、“事”、“情”与主观的“才”、“胆”、“识”、“力”通过审美形成互动;鸦片战争(1840)后,西方美学文化传入我国。 第二节 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一、儒家与传统审美 “中和”之美、天人合一、“雄健”与“充实”、“不忍人之心”与“宇宙之灵” 二、道家与传统审美 “自然”之美、“虚静”与“空灵”、“玄”“素”与水墨问题 三、禅宗与传统审美 存在的追问、“冲淡”与“禅味”、“韵味”与“余情”、“悟”与“圆满” 第二节 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一、儒家与传统审美 “中和”之美、天人合一、“雄健”与“充实”、“不忍人之心”与“宇宙之灵” 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为追求目标,创立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儒家“中和之美”,强调以社会政治体制为中心的普遍和谐,涉及伦理道德、人格修养、处世行为、音乐等各个方面。 儒家诸子意识到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而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动物性的情感。这个基本的思想使得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一种理性的人道的控制性质,极少堕入卑下粗野的情欲发泄或神秘、狂热的情绪冲动。 第二节 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二、道家与传统审美 “自然”之美、“虚静”与“空灵”、“玄”“素”与水墨问题 道家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老子。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内核,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 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自然无为”是美的本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逍遥自在,达到最大的自由,获得最高的美,即“大道之美”。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基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遵循“自然”这一普遍的法则,万物才能够和谐共存,社会才会有正常秩序,人类才可能健康生活。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二节 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 三、禅宗与传统审美 存在的追问、“冲淡”与“禅味”、“韵味”与“余情”、“悟”与“圆满” 佛教产生于公元6世纪前,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两汉之间佛入华土,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涅槃”为最高境界。 1、涅槃与净土之美:除此之外否定现实世界中的美; 2、禅悟之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瞬间即永恒=我即佛。 3、圆融之美:形成了美学史上以“圆”为美的奇观。 4、空灵之美:徒有幻相,本身并不存在,一切皆空。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