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诊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诊治创新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的作用机制 ⒊ 常用神经阻滞方法 ⑴皮损区皮下浸润 ⑵椎旁神经阻滞 ⑶硬膜外阻滞 ⑷星状神经节阻滞 ⑸神经干或分支阻滞 神经阻滞常用药物 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类固醇:得宝松,地塞米松, 维生素:甲钴铵、Vit B12 PHN的疼痛特征 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异常痛和痛觉过敏等 2.减轻精神症状 3.改善睡眠 4.提高生活质量——自信、自理 2. 新的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gabapentin,neurontin,1-氨甲基-环乙酮羧酸 ) 开创PHN治疗新纪元! ◆化学结构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 ◆ 作用机制仍未清楚,可能存在多种途径,包括抑制 受损神经元的异位放电,逆转NP的异常性疼痛和痛 觉过敏。 ◆ 缓解PHN的异常痛、烧灼痛疗效显著。 ◆ 用量与用法:200mg-600mg,口服,tid,最大剂 量范围3600mg/d 。 ◆ PHN的一线药物 ◆ 副作用:嗜睡,眩晕,无力 3. 局部治疗 5%利多卡因贴剂。缓解异常痛疗效显著。机制:可能是阻滞神经元钠通道。 盐酸可乐定油膏。 前列腺素E1凡士林油膏。 阿司匹林+乙醚(或氯仿)。 辣椒素。 神经阻滞疗法 ⑴NB疗法有一定效果。疼痛三个月以上者疗效差。 ⑵皮损区浸润疗效肯定。 ⑶椎旁阻滞或椎间孔注射疗效显著。 ⑷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有效 ● 小结 1. 早期大剂量抗病毒药治疗AHZ, 显著提高疗效,对预防PHN有一定作用。 2. 局部浸润和 神经阻滞对AHZ的镇痛效果肯定的。可能有预防PHN的作用。 3.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治疗病理性神经痛被认为是开创PHN治疗的新纪元。 4. PHN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当一种(或一组)方法疗效不佳时,可试用其他方法。 1. PHN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 ⑴ 镇痛药:曲马多、氧可酮控释片、吗啡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 ⑵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去甲丙咪嗪、帕罗西汀 ⑶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卡马西平、丙戊酸纳、双丙戊酸纳 加巴喷丁治疗PHN多中心研究结果 6.5 6.0 95 安慰组 2.1(33.3%) 0.5(7.6%) 6.3 4.2 89 加巴喷丁 疼痛疼减轻率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例数 组别 Arzneimittel therapie, vol,18 no:2(2000) PHN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状态,治疗很困难, 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个体化治疗 , 即综合治疗,包括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 临床上证实 阿片类 三环抗抑郁药物 抗惊厥药物加巴喷叮 可减轻疼痛的程度和缩短病期 目前治疗PHN的一线药物 加巴喷叮 + 5%利多卡因贴剂 + 神经阻滞疗法 最佳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 PHN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预防其发生, 但目前的临床治疗尚不能有效预防其发生。 积极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积极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逐步开展带状疱疹的预防接种 * * 患者男性,62岁,因“右腰部疼痛5天”来门诊就诊。5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右腰部疼痛,为皮肤针刺样痛,触摸及衣服摩檫后加重。PE:一般可,心肺腹(一)。右腰部皮肤无红肿,无皮损,触痛,痛觉范围沿T12-L1节段性分布,VAS评分5-6分。 典型病案 入院后第二日患者腰部出现成簇疱疹,颜色鲜红,沿T12-L1节段单侧呈带状分布 诊断:急性带状疱疹 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尤其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好发病。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急剧增加 儿童或年轻人约1/1000 65岁以上则为4-12/1000 美国90%以上成年人VZV血清抗体阳性 HZ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脊髓背角感觉神经节 病毒复制(感觉神经节内) 疼痛、感觉异常、感觉迟钝 疱疹性皮损 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 皮肤感觉末梢病理改变 潜伏 手术、创伤、放疗、化疗、恶性肿 瘤、结核、炎症、免疫缺陷、老年、生活紧张 神经炎症、水肿、脱髓鞘、细胞浸润、纤维变性、坏死 发病率(%) 部位 5~15 腰、下肢 10~20 颈部 3~20 额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