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古诗词的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2013.01 考点阐释: 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梳理: ⑴诗歌的形象 ①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 ③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④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⑵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⑶常见意象 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①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②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③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④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 ⑤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⑥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⑦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⑧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⑨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⑩鸳鸯、比目鱼,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燕子——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杜鹃 磁针——坚贞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高洁 ⑷鉴赏术语 形象方面: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险峻、雄伟、柔美。 意象、意境方面:明媚、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灿烂、凄冷、凄清、寥廓、辽阔、浩渺等。 思想感情: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愉悦、归耕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悲苦、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惆怅、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悲凉。 典题探究: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07海南)(6分)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命题点密:考查分析诗歌形象(意象),把握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解题指津:答此题,首先要通过注释知人论世,紧抓意象“琴”、“棋”和情感“怜”、“爱”、“系”等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诗人以“琴”、“棋”的“直”、“方”品质自比,描绘自己小斋独处,只与琴棋相伴,不“系”(牵挂)国家兴亡的情怀,抒发诗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其次,要读出诗人使用的表现手法——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参考答案:怜琴是因为琴弦直,爱棋是因为棋盘方。作者以琴棋二物的特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奸臣当道的不满,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思路分析:怜琴是因为琴弦直,爱棋是因为棋盘方。(基本特征)

文档评论(0)

r8dvdlhu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