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山县2013年春季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命题校对人:胡三双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转眼间,七年级下学期即将结束。这半学期来,你对语文学习收获多少了呢?就让这份试卷检验一下你的收获吧!希望同学们诚实,认真,严谨答题,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相信我们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分)
duì 盔甲 kuī 花圃 pǔ 丑陋lòu
D、冗杂(rǒng)? 撺掇(cuàn) 分娩(wǎn) 叱咤(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恼髓 确凿 无济于事 人声鼎沸
B、鞭痕 肿胀 流连忘返 离合悲欢
C、臃肿 恐惧 小心翼翼 黔驴技穷
D、鉴赏 懒惰 清晰可辩 荒草凄凄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韩愈,字退之,宋朝著名文学家,著有《卖油翁》一文。
C、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呐喊》《彷徨》等。
D、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著有《西行漫记》一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D、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6、请用课文原文填空(8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 ,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郑振铎《海燕》)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两句寓理于物的诗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如“镜子”“风筝”等)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2分)
例句: (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8、综合实践(共6分)
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2分)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_______________。
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A、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分)
乡 愁
余光中
.诗歌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意象?(2分)10.(2分)11.细读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