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业化调研汇报
目 录
1.基本概述
2.国外发展现状
3.国内发展现状
4.百年建筑
目 录
1.基本概述
2.国外发展现状
3.国内发展现状
4.百年建筑
基本概念
建筑工业化:是指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建筑生产方式。
2006年住建部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求中的新内涵
衡量标准:标准化、部品化、预制化、机械化。
国内定义
国外定义
不尽相同。
但都包含了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等特征。
工业化建筑特点
1.效率高、质量好、速度快、经济合理;
2.满足部品化、模块化、标准化;
3.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施工;
4.功能集成、产品性能提高。
应用于: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多层大空间结构
1.基本概述
2.国外发展及现状
3.国内发展及现状
4.百年建筑
国外发展现状
发展变迁
第一代建筑工业化
第二代建筑工业化
第三代建筑工业化
解决住房短缺问题
追求高品质、高性能
节能、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量
质
可持续发展
发展方式
住宅为主
低层、中低层、独立式
高层
两者兼顾
丹麦、瑞典
新加坡、新西兰
美国、日本、德国
国外发展现状
概述:基本实现标准化;可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目录,进行菜单式住宅形式选择,委托专业承包商建设;建造速度快、质量高、性能好。
标准:美国工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标准
类型:模块住宅、工厂预制住宅
美国
日本
概述: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是住宅产业化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并在节点抗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标准:《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规程》
类型:盒子住宅、单元住宅
国外发展现状
瑞典
新加坡
概述:工业化住宅最发达国家。所有的建筑材料、功能性材料和构配件都已实现标准化、条码化,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查询和在建材超市中采购。
标准:《住宅标准法》
概述:建筑工业化在组屋的建设中得到发展,是世界上住房问题解决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标准:最低分制度
类型:组屋
国外发展现状
1.基本概述
2.国外发展现状
3.国内发展现状
4.百年建筑
发展历史
开创
发展
低潮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恢复
创新
20世纪80年代——现在
发展历史
借鉴前苏联技术,初步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建筑工业化逐步实现从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
初步形成了装配化和机械化施工的技术政策。
文革时期,经济发展停滞,建筑工业化停滞;
唐山地震发生,抗震性能差的弊端显露出。
城镇化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高速发展;
初期技术水平、标准较落后;
后期由于建筑能耗、污染等问题,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
进入创新发展时期。
新机遇
需求强大,市场广阔
中国每年竣工的城乡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是当今最大的建筑市场。
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水平要从2012年的52%增加到2020的60%左右。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重大工程建设。
新机遇
“四节一环保”和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
劳动力成本上升
降低房屋造价和管理成本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一
二
三
四
新机遇
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领域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优先主题任务。
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中关于推动“建筑工业化”主题。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领军发展:万科、远大住工等。
2015年9月7日,以建研院为首成立了“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现有技术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
钢结构
2
箱(盒)式集成房屋
3
轻型墙体建筑
4
现有技术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优点:构件生产施工方便,结构整体性好,可做到等同现浇结构。
缺点:接缝位于受力关键部位,连接要求高,节点区钢筋交错,需要构件截面较大。
等同现浇
框架结构体系
钢筋连接技术:套筒灌浆连接
框架结构体系
世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结构类型
限高
抗震烈度
主要内容
多层
20米
8度
竖向构件的连接采用套筒灌浆的连接方式,水平构件的楼板采用叠合现浇整体楼盖。
我国早期的装配框架结构采用榫式接头灌浆锚固方式连接,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实际效果较差。
韩国、日本等国家均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隔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