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上的公共领域.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际网上的公共领域

网际网络上的公共领域 --在风险社会下的建构意义   周桂田 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班   I. 1. 沟通科技与社会建构 1.1.问题意识 当代沟通科技的进步,不但改变人类社会互动与沟通、肯认的环境,也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实践内涵;在社会学上则直接牵涉到人类每日生活的互动、认同、社群组成与政治实践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Internet作为新的沟通媒体,侵入并形塑人类的日常生活实践结构,同时影响人类沟通的实践领域。首先我们将探讨Internet逐渐成为人们每日「视为理所当然」之生活形式的一部份,对当代意义下「社群」 (Gemeinschaft) 和「公共领域」 (?ffentlichkeit) 的冲击。核心问题为:哈伯玛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与沟通模型,是否仍适用于九○以来崛起的网际网络沟通行动;或者,它应典范转移于后现代主义者所主张的多元、分散、异质以及去中心的沟通与社会认同建构之观点。相应的,笔者将从权力策略的观点提出「论述底社群」 (Diskursive Gemeinschaft) 和 「论述底公共领域」(Diskursive Offentlichkeit) 两个概念。 另一个重点在于,当我们考察Internet构作新的人类沟通实践领域时,除了依据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观点,强调异质与去中心的实践特性外,我们必须要再注意到具体的历史时空脉络。当人们在Internet上根据「文化策略主义」采取社会行动与沟通选择时,其实是在一个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结构下进行自我实践的策略。因此,我们将针对基因食品事件之研究提出「风险社会」观点作为宏观架构,来思考微观面上人类在当代社会行动实践意义、方式,以及其面临吊诡的困境。特别是针对沟通媒体的领域,笔者将讨论分析当代大众媒体所构成的「风险沟通」 (Risikokommunikation) 效应,并进一步提出广义的「风险的公共领域」 (Risikooffentlichkeit) 观点。这个现象,也必须比较和考察经由Internet科技而崛起之双向互动的沟通情境:网络参与者如何重新取得发言的位置和论述的权力,同时经由基因食品事件之介入、沟通与运动组成其社会认同,并创制一个多元、论述的实践网络。   1.2. 科技、沟通与社会建构 网际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传输、中介的科技,原本就具有社会连结的意义。它不单纯的中介人与人、组织、社会的沟通,同时也形构社会关系。科技,如盖伦从人类学的观点出发,一开始是人类的辅助物,它强化并支配人们社会生产的功能,因此成为人的第二自然 (Gehlen 1990:16)。在这个意义下,科技成为人类每日生活行动的一部份,它渗透、形塑人的日常生活 (Winner 1986:7; Rammert 1993:51)。在这个视为理所当然的前提下,人们每日浸染其中,习以为常。从积极面而言,社会意义因此被稳定的建构出来;从批判面而言,当科技的进展踰越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承受能力,解组并冲击到原先社会的连带,这时就存在风险。 所谓风险意味着危险加机会。当代社会的特性在不同科技领域高速进展之,属于一个相当不稳定的结构,其充满相对的复杂性、不可透视性和不可控制性。网际网络科技的兴起,本身也成了建构这风险现象的一部份。首先,它所冲击到的是对社会真实建构的问题,并由之关涉到社会认同的问题。网际网络本身所根据的数据化信息科技,在传递讯息、影像及仿真真实等,皆逼真而足以混淆视听。布迪亚即指出,现代社会的真实已消失在符码中,信息传输所生产的超真实已取代原有真实实在。因此,社会现实内真实的意义内爆,丧失了其原有社会意义的解释与功能 (Baudrillard 1983:5,11,45) 。从这个面向来说,当代社会领域内的互动、认同皆失去其确定性,因为人们不再信仰其所感觉的真实性 (Virilo 1989; R?tzer 1996:320; Capurro 1995:40; Reck 1996:238)。 相对于上极端的立场,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真实的社会意义本来就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Luckmann Berger 1980)。如果我们回到康德认识论的立场,我们应可以同意「物自身不可知」的原理,人们仅根据其知性去对现象材料进行有限度的掌握。同时,根据韦伯的观点,人们并无法掌握社会的整体而进行全盘式的理解,社会科学所掌握的毋宁如沧海之一粟。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社会本身就充满许多符码,不同的社会真实经常在不同的符码场域中被赋予和建构出来。人们仅是经由对这些符码主观和客观的认识过程,结晶为一个共同肯认的社会真实。布迪亚的观点,只是凸显在信息高科技时代,社会意义的解组和重构相对的加快其变迁速度,原有社会既存例行化的意义经常被置换,造成现代社会处于不稳定的变动中,也使得人们的社会认同产生漂泊的困境。 作为信息科技,网际

文档评论(0)

ybcm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