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工作简报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编2013年月日本期
一、传承周池精神 开拓美好明天——周池会成功举办赏樱会
二、微信里中日青年的地震思考
三、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举办会长换届大会
四、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举办国际青年和平友好交流会
【详细内容】
传承周池精神 开拓美好明天——周池会成功举办赏樱会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4月6日,伴着早春时节的温暖阳光,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以下简称“周池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赏樱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纪亚光教授,日本创价学会会员竹腰英雄先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与周池会的全体会员共同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一天。
赏樱会前,周池会的全体会员同竹腰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会上,竹腰先生分享着人生经历,讲述着樱花缘的故事,展望着中日友好金桥的传承和延续。这段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事业发展的传奇人生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谈到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内的樱花时,竹腰先生讲述,尽管当时种植樱花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土壤不适宜、气候干燥,这些使得最初捐赠的220株樱花不到一年就枯萎了。但是在竹腰先生心里,始终期待着能实现总理想再看到樱花的遗愿,于是便想办法一定要养活樱花。后来,竹腰先生凭借一腔不灭的热情,这其中更饱含着竹腰先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对华友好的期待,他从北京郊外运来沃土,并请专家定期照料。如今,周邓馆里的樱花树,在每年的春季都绽放出醉人的花朵,寄托着竹腰先生对周恩来总理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中日人民友好之路的无限憧憬。
当天下午,周池会的全体会员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同来自日本创价大学的留学生、日本创价学会会员竹腰英雄先生、日本对华友好人士逸见矢江女士,以及周池会的指导教师们齐聚一堂,举办了以“传承周池精神、开拓美好明天”为主题的赏樱会。
周池会会长岡室真由美致词,对参加本次活动的日本留学生和对华友好人士表示真挚的欢迎。她谈到,樱花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周总理与池田先生的会见,为中日两国的人民开辟共同推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崭新历史时代。今天,我们中日两国青年一代共聚于此,让我们携手努力,把我们的信念、期待和愿景共同付诸于推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行动中,让我们心田中的樱花永远盛开。
随后,中日两国青年共同参观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珍贵图片展”,感受着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崇高精神,敬仰着总理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一生。
今天,我们走过30年的光阴,池田大作先生栽种的象征中日世代友好的“周樱”、“周夫妇樱”已根深叶茂。周池会的会员纷纷表示,樱花缘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池田先生在诗中记述的那样:“时去时来,唯有樱花因缘而倍增光辉,年年岁岁,心中友谊樱花,永远的盛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倍加珍惜周恩来总理与池田大作先生构建的友好金桥,用我们的执着努力与行动,推动中日两国和平友好事业进一步发展。
微信里中日青年的地震思考
“早上8点,上大巴,准备赴映秀。昨夜成都降雨,气温下降,有些老师返宾馆拿厚衣御寒,车启动中等人来齐。此时忽感异动,不大,未在意。但有老师发觉不对,街上突然多了扎堆的人,拿厚衣归来的老师地震时正在电梯中,说电梯左右乱动,肯定地震了。”
“9点半到映秀,景色秀美,气候怡人,真人间仙境,一时忘了早晨的地震。来到映秀一中学地震遗址,几座破败的大楼或摇摇欲坠,或侧倾在地,于生机盎然的绿草间更显苍凉。生死于此交集,天上人间只一步之遥!默默献花,深深鞠躬,为变幻莫侧的人生,为瞬间永恒的生命。”
这两段文字来自4月20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纪亚光教授名叫“周池之家”的微信群里,与同学们分享的自己身在四川的地震感悟。纪亚光之前参加了中央党校培训班,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位学员前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考察重建情况。
纪亚光说,当得知雅安地震的受灾情况后,培训班的学员都希望可以亲赴灾区救援,但是组织方考虑到安全因素婉拒了。
纪亚光的另一个职务,是我校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简称周池会)的指导教师。周池会成立于2006年12月5日,是一个以研究周恩来、池田大作思想和实践为主旨的学生学术团体。“周池之家”就是老师、同学们为方便交流而创建的微信群,包括指导教师和中日籍学生骨干40余人。
得知老师亲历地震,微信群里的同学们难免有些担忧,“盼望一切安好”、“祈福、惜福、祝福”、“盼老师安全回家”……大家通过微信表达自己的心情。
当然,不只是祝福和担心,看到很多灾民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人生轨迹,尽管没有身在灾区,师生们通过在微信群的交流互动,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情谊。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王雪超说:“面对天灾,人世间的纷争都显得很渺小,更彰显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