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凝一剪心裁百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凝一剪,心裁百相 一、古代剪纸 二、现代剪纸 三、民间剪纸 四、剪纸欣赏 * * ? 情凝一剪 心裁百相 教科院教硕南京班 张龙娟 030203026 中国剪纸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有着小巧而精致的形式、淳厚朴实的民族风格以及寓意深厚的内涵,是飘落在乡野的民间艺术奇葩,其历史甚至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这种精美的工艺品应该出自于现代化的机器,很难相信这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全部是民间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一刀一剪刻剪而成,是真正的手工艺品。过去,人们将剪、刻好的图案贴在家中的门楣、窗户等上面,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今天,剪纸已成为了一种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形式。精美的剪纸作品,更是装饰家居、馈赠亲友以及个人收藏的妙品。它承传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呈报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商代(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 2、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 3、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就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 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在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许多工艺美术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专业剪纸艺术家。 大观园 艾虎 蝶恋花 送子赐福 招才进宝 狮子 艾虎 (宋代) 在宋代,艾虎原是在端午节用艾蒜缯楮等材料制作的张天师的座骑,大的挂在门上,小的簪戴于头发。那时也有省略天师的形象,单以艾虎代替天师祛邪除毒之神话职能的。明清两代山东地方志中所记的端午民俗,不乏人戴艾虎、妇女装艾虎、 童佩艾人艾虎以及书门符、悬艾虎之句。蓬莱民间保存的彩纸剪的艾虎,系于端午节贴在门上之用。虎形都位于艾叶上面,虎头都作仰视之姿态,虎爪都夸张其锋利,似是传统的程式 。 蝶恋花(清代) 清代胶东风俗,新婚人家,人们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和刺绣一样认真。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故胶东妇女剪纸的技艺很精。剪细密窗花时除上面有一张熏样外,下面只垫二三层薄红红纸,因而剪的 纹样细腻而不走样。此幅《蝶恋花》剪纸,采用花灯的形式,花纹流苏因打刺(也称打毛)增加了色彩的浓淡层次,使剪纸显得丰富而华丽。 狮子(清代) 狮子作为吉祥,辟邪的瑞兽在民间艺术中极为普遍。狮字与师字同音,民间便将大狮和小狮喻为太师、少保。按太师原为古代的三公之一,见〈通典,职官典〉。周制,立太师,太傅,太保,,是辅弼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汉初又立少师,少傅,少保为副。因太师,少保曾在历史 上有显赫的地位,狮子又是佛的坐骑,民间便以音相谐称谓狮子,表示祝愿及祈求保佑。但民间未见过真狮子,造型常以狮子狗为依据,再加以夸张的想象。此件丰宁剪纸的狮子,头上加了虎额外负担标志王字,颈上还挂历了串铃,张贴前要用红绿色渲染,既寄托了内心的愿望,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是一套分八长条剪成的大窗花。亭台院落,长廊小桥等建筑物,分布在修竹垂柳,芭蕉梧桐,水池丘陵假山之间。标有潇湘馆,栊 翠庵,稻香村,沁芳亭,怡红院等名称,概括地表现 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全景。园内出现人物十一,或坐于桌旁,或凭倚 大观园 (清末) 石几,或启户欲入,或漫步亭外,或欣赏莲荷,或垂钓池边,或对话院中,则是众多角色的一部分。图中景物人物虚实对比鲜明,可谓繁而不乱。 送子赐福(清末) 剪纸分四条,由三部分内容所组成,左侧天仙送子,右侧是天官赐福,下部是六合(鹿鹤)同春吉祥图案。天仙送子),《魏书。帝纪》略谓圣武当耕于上泽间,一日,忽见辎车自天而下,中坐一美妇人,自称天女,受命相偶,旦夕请还,期年复会于此,一年后,帝行至,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之男授于帝,并 说: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后人遂把天仙送子作为婚嫁人家颂祝之词。天官赐福,道教以正月十五为上元,是天官赐福之辰(见《梁元帝旨要》)。 招才进宝(清末) 此种剪纸是民间艺人为迎合市民和商人们的需要刻制的,旧时春节,城市商人都要迎财神,祈求天官赐福,财源茂盛;同时喜贴招财的窗花。图为大聚宝盆,装满了金银财宝,并分枝长叶,似乎变成了金光闪闪的摇钱树。盆上立两位文官,似是天官 ? 由于过去文人士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