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音治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冷却塔音治理

冷却塔噪音治理 工程概况 合肥市某小区内建有一超市,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该超市的中央空调采用单/双压缩机 道 路 6#超 市 6# 超 市 冷却塔幼儿园17#道 冷却塔 幼儿园 17# 办公楼路 办公楼 14m 图1.小区平面示意图 离心式冷水机组,空调机组及相关设备均设置于超市的机房中,室外布置4台冷却塔。冷却塔设计参数: 循环水量:500m3/HR,进水温度:37℃,出水温度:32℃,尺寸:3135x9705x3730(宽x长x高) ,电机功率:(5.5x4)kW ,风扇直径:1800mm。 存在问题 空调期间周围的居民感觉到房子的震动,来源于冷却塔的噪声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经环保部门的测定,白天周围居民楼房的基线1米处室外噪声分别为64dB(6#)、62.1dB(17#)、61.2dB(幼儿园)、60.6dB(办公楼),明显超过了国家室外噪音标准(NR-50)。 3 问题分析 从理论实践经验看,冷却塔一般应配置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计应选用低噪声型的。该工程的冷却塔并未选用低噪声型冷却塔,且布置于居民楼之间,周围净距在15~17米左右,东面贴邻幼儿园,塔体设置在4.5米高的钢架上,塔顶正好处于周围居民楼4~5层的水平面上。 6#楼处于塔体的北侧,塔体正好与各家的外窗面对。故而6#楼居民受到的噪声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6层居民。他们声称:经常看到塔上像雪花似的泡沫飞舞,时有时无。由此可知,这不仅是噪声的污染,甚至是有害物质的污染,因为吸音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在不细心处理的情况下一定会飞散,另外,军团菌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杀手。在周围居民的投诉下,甲方多次进行了治理:最初仅仅在冷却塔的排风口处加长风筒5米,且在风筒中加设吸音棉,其筒口在上部向西面弯曲,正对17#楼的侧墙,根本没有任何效果;第二次整改是在塔座台架上架起角钢支架,并在风筒口正对的西侧及相邻两面1.5米处设置隔音屏障,由多孔板夹吸音棉及龙骨制作,在运行当中依旧没有多大效果,甚至更明显听到震动声;第三次整改,甲方与冷却塔制造厂家协商,重新调整马达和风扇的运动平衡,检查了叶轮的平衡及塔身。发现轴承与皮带及周围的导风板松动程度大,有的螺帽甚至不紧等等。又重新拧紧调试了松动处,还在塔身的一些地方重新钻孔加固螺钉,以防振动产生噪音。此外,对齿轮传动机构,加入了润滑油,使其润滑充分。 在以上三次的治理后,经过测量,在导风板侧所对17#楼处测量值为58dB,北面15米处6#楼处测量值为60dB,在东面幼儿园处测量值为57dB,在南面办公楼处测量值为56dB。从所测数据看,声级有稍许减少,但仍然没有达到国家允许的标准值。 对于上述所采用的屏障隔声,根据相关资料通过声程差δ加以估计其效果,说明该工程采用屏障隔声基本无效。 整治方案 4.1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本工程属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为2类标准。昼间噪声标准为55dB,夜间噪声标准为45dB,采用NR-50噪声评价曲线[1]。 上述分析表明,按冷却塔现行的位置,设置隔声屏障很不可取。故而下面针对进、排风口产生的噪音进行理论计算,并据此采用追加消声器来降低噪声。 NR噪声评价曲线对应的倍频带声压级 = 1 \* GB3 ① 表1 评价曲线 倍频带中心频率(HZ)声压级(dB)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NR-50 79 70 63 58 55 52 50 49 以下应用公式分别求得以进风百页及排风筒传出的噪声,然后根据不同性能的消声器选择噪声衰减量[2]。 (1) (2) 式中 为毗邻居民区某点接受的,由塔进风百叶传出的风机噪声声级,dB; 为毗邻居民区某点接受的,从排气筒传出的风机噪声声压级,dB; b为进风百页面高,m; d为测点与冷却塔的最小距离,m; a为冷却塔长度,m;M=1(单向流冷却塔); K1为由于空气吸收的噪音衰减量, dB; K2为进风百页面的辐射特性, dB; TS为风机叶片末梢速度,m/s; BP为电动机制动马力,kW;N为叶片数; C1为风机噪音倍频程修正值,dB; C2为进风百页修正值,dB; DI0为风机排气筒辐射方向性指数, dB; K3为对于风机排气筒假定其为点声源辐射计算的修正值; 表2

文档评论(0)

h0r3d7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