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第1章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通信第1章分析

  ①无源卫星通信试验:在这期间,美国曾先后利用月球、无源气球卫星、铜针无源偶极子带等作为中继站,进行了电话、电视传输试验,但由于种种原因,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不高,实用价值不大。   ②有源卫星通信试验主要有:   一是低轨道延迟式试验通信卫星(其最大高度5000 km,运行周期2~4h):1958年12月,美国用阿特拉斯火箭将一颗重150磅的“斯柯尔”(SCORE)卫星射入椭圆轨道(近地点200 km,远地点1700 km),星上发射机输出功率8 W,射频150 MHz。为使远距离的甲乙两站通信,卫星飞到甲站上空时先把甲站发出的信息(电话、电报)录音,待卫星飞到乙站上空时,再将录音信息转发。此外也试验了实时通信,卫星成功地工作了12天,因蓄电池耗尽而停止工作。1960年10月美国国防部发射了“信使”通信卫星,进行了与上述类似的试验。   二是中、高度轨道试验通信卫星:1962年6月,美国航空宇航局用德尔它火箭将“电星”卫星送入1060~4500 km的椭圆轨道;1963年又发射一颗卫星(重170磅,输出功率3 W,6/4 GHz),用于美、英、法、德、日等国之间做电话、电视、传真数据传输试验;1962年12月和1964年1月,美国宇航局又先后发射了“中继”号卫星(重172磅,输出功率10 W,1.7/4.2 GHz),进入1270~8300 km的椭圆轨道,在美国、欧洲、南美洲之间进行了多次通信试验(高度5000~20000 km,周期4~12 h)。   三是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高度5000~20000 km,周期4~12 h):1963年7月和1964年8月,美国宇航局先后发射三颗“辛康”卫星。第一颗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第二颗则送入周期为24 h的倾斜轨道,进行了通信试验;而最后一颗被射入近似圆形的静止同步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静止通信卫星,利用它成功地进行了电话、电视和传真的传输试验,并于1964年秋用它向美国转播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至此,卫星通信的早期试验阶段基本结束。   (3)20世纪60年代中期,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1965年4月,西方国家财团组成的“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将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Ⅰ,简记IS-Ⅰ,原名“晨鸟”)射入35°W(西经)的大西洋上空的静止同步轨道,正式承担欧美大陆之间商业通信和国际通信业务。两周后,原苏联也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非同步通信卫星“闪电-1”进入倾角为65°、远地点为40000 km、近地点为500 km的准同步轨道(运行周期为12 h),为其北方、西伯利亚、中亚地区提供电视、广播、传真和一些电话业务,这标志着卫星通信开始了国际通信业务。   (4)20世纪70年代初期,卫星通信进入国内通信。1972年,加拿大首次发射了国内通信卫星“ANIK”,率先开展了国内卫星通信业务,获得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地球站开始采用21 m、18 m、10 m等较小口径天线,用几百瓦级行波管发射级、常温参量放大器接收机等使地球站向小型化迈进,成本也大为下降。此间还出现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大型岸上地球站转接,为海运船只提供通信服务。   (5)20世纪80年代,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甚小口径终端)卫星通信系统问世,卫星通信进入突破性的发展阶段。VSAT是集通信、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固态化、智能化的小型无人值守地球站。一般C频段VSAT站的天线口径约为3 m,Ku频段为1.8 m、1.2 m或更小。可以把这种小站建在楼顶上或就近的地方而直接为用户服务。VSAT技术的发展为大量专业卫星通信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拓了卫星通信应用发展的新局面。   (6)20世纪90年代,中、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纪元,大大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2.国际卫星通信现状   卫星通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直接广播等领域,下面对这三个领域分别进行介绍。   1)国际卫星固定通信现状   至2005年底,全球经营卫星固定通信业务的公司约有30个,共拥有200多颗在轨静止卫星。其中SES全球公司拥有37颗、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拥有28颗、泛美卫星公司拥有24颗、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拥有22颗,四家公司拥有的卫星数,占全球卫星数的50%以上。   以上卫星中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卫星有阿尼克-F2(Anik-F2)和iPSTAR等卫星。阿尼克-F2卫星是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于2004年7月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商用宽带卫星,它具有94台转发器,其中C频段24台、Ku频段32台、Ka频段38台,Ka频段有38个点波束,小部分转发器有星上处理功能,整星功率16 kW,卫星重59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