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老硐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探析
内蒙古老硐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探析 摘要:老硐沟钨矿床位于内蒙北山额济纳旗,含矿地质体为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少量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电气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电气石化、硅化、绿帘石化。其中电气石化与黑钨矿关系密切,硅化、绿帘石化与白钨矿形成关系密切。老硐沟钨矿与鹰嘴红山钨矿相比,无论是从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具有较强的可对比性,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老硐沟钨矿床;地质特征;找?V潜力;北山;内蒙古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钨矿床位于北山成矿带东部,老硐沟金矿西南约4km处。老硐沟钨矿是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原陕西省地质调查院)2006年在老硐沟地区开展二龙包等四幅1∶5万矿调工作时新发现的一处钨矿点,通过初步钻探工作,矿区深部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老硐沟钨矿位于月牙山―洗肠井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以南望旭山陆块北缘,盘陀山―古硐井构造挤压带内。鹰嘴红山岩体沿长城系古硐井群与蓟县系平头山组接触部位侵入,并形成一系列近北北西的断裂,矿体位于鹰嘴红山岩体内接触带上。鹰嘴红山岩体本身高背景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图1 老硐沟一带地质简图
Fig.1 Geological map of Laodonggou area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在矿区北部及北东部出露长城系古硐井群第三组及蓟县系平头山组下段。长城系古硐井群第三组(ChG3),岩性以灰白色细粒石英变砂岩为主,夹长石石英细砂岩。蓟县系平头山组下段(Jxp1)岩性主要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大理岩化灰岩,另有少量的含硅质条带白云岩及灰色中层状灰岩。与下伏的长城系古硐井群断层接触
2.2 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古硐井断裂呈近东西向从矿区南部穿过,西段呈北东东向。产状350°∠75°―83°,断层在区内长约7km、形成的断层带宽几十米-200m,沿断裂发育大量的石英脉,石英脉长轴与断层走向一致,断裂两侧花岗岩中见云英岩化及绿帘石化,局部地段构造角砾岩呈囊状、透镜状,花岗岩高岭土化强烈,花岗岩碎块间发育网脉状石英,断层呈左行走滑特征,切割花岗岩体及近南北向的三条较大闪长玢岩脉,断距达3km以上。断层在卫片上线性影像特征清楚,地貌上发育槽形负地形,断层东段被第四系覆盖
2.3 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主要为加里东晚期侵入的鹰嘴红山岩体(图1)。矿区内大部分为鹰嘴红山岩体,老硐沟矿区位于该岩体的东北边缘
鹰嘴红山岩体规模大,呈大岩基产出,椭圆状,面积约149.55km2,属加里东晚期侵入岩,笔者通过锆石U-Pb法测得年领为423.1±1.5Ma,时代为志留纪。长城系古硐井群碎屑岩边部硅化(角岩化)强烈;蓟县系平头山组碳酸盐岩碳酸盐化、矽卡岩化强烈
岩体可划分为两期:早期浅灰白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Sηγ),晚期浅灰白色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Sηγπ),两者呈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岩体内部及内外接触带是钨、金成(控)矿及找矿的有利地段。老硐沟矿区位于该岩体的东北边缘
岩体内部及外接触带处岩脉发育,内部主要为细粒辉绿岩脉、辉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花岗(细晶)岩脉和石英脉等。外接触带上发育细粒辉长岩脉、花岗斑岩脉、石英脉等
3. 矿体地质
在矿区的志留纪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发现矿化带多处,矿化带长一般为130m~550m,最长可达1800m,宽一般为几米-30余米,经重点评价初步在地表圈定矿体5条,圈定隐伏矿体6条
主矿体为K1矿体(图2),位于老硐沟矿区中南部,为该区的主要矿体,由5条勘探线控制。目前工程控制的矿体长度为737m,地表单工程矿体厚0.96m~3.41m,平均厚度2.17m,厚度总体上中间高,向两端缓慢减小,倾向上厚度很稳定。总体走向310°左右,向南西陡倾,倾角69°~80°。地表化学样品WO3品位0.088%~2.376%,最高达到6.330%,平均0.380%,单工程WO3品位0.084%~0.559%。钻孔矿体厚度1.00m~1.36m,WO3品位0.279%~0.120%。整个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0.756%,地表明显高于地下,但向深部品位变化不大。工程控制的矿体最大延深大于295m。(图3)
4. 矿石特征
老硐沟矿区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少量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电气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黑钨矿呈灰褐色,半自形粒状,粒径多在0.5mm~20mm,最大达到40mm,多呈板状或板柱状,稀疏分布于矿石中,多数微裂隙中充填有不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