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物流管理理论发展历程探讨
李 倩 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创造性的提出物流管理理论经历了物流概念的产生阶段、传统物流理论的形成阶段、现代物流理论的变革阶段和当前物流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阶段四个时期。
关键词:国外物流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国外关于物流的研究是逐渐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推进的,研究的内容,从物流定义、物流的重要性、企业物流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开始到研究运筹学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 、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支撑技术(包括MRP、DRP、LRP、ERP、GPS、EDI、RFID等)及其应用。本人经研究认为国外物流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形成、变革和全面创新四个阶段。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在这个阶段,对于美国来说是物流概念的产生和物流实践的初步发展阶段,对于日本来说是物流概念引进和初步应用阶段。
1901年J. F. 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一次分析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系列因素,开启了人们对物流理论研究的帷幕。[1] 1905年,美学少校琼西·贝克曾在他的著作《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中指出:作战艺术的一个分支——关于军队调度和保障供给的工作已成为物流。[2] 1915年阿奇.萧(Arch 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一词,认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指出 “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提出了对物流各项活动和企业其他活动进行管理的两个重要原则:平衡和互相依赖,即要根据整体的需要来对各项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企业界提出了销售和物流问题,此时期的“物流”是指销售过程中的“物流运动”。1922年,市场营销学家弗莱德·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为了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而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项活动,从而物流正式成为企业经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后,许多市场营销学者常常探讨“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内涵,物流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3]1927年R·Borsodi在《流通时代》一文中首次使用“logistics”一词来表述物流,为后来物流概念的形成埋下了伏笔。[4] 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编写的《市场营销用语集》还将物流定义为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二十六次波士顿流通会议上,鲍尔.D.康柏斯发表了题为“物流是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他指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应该重视并研究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管理和发展物流。[5]
二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需要,对军火和兵力的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管理,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战后,后勤学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2005.10:17
2、[2][3][5][7][9]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M]·第1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06: 8,9,11
3、[6][8][10] 王新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村物流模式及体系发展研究[D]·2003.05:15,16
4、[11]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第1版·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07:1—12
[12] [美] 约翰.盖特纳编著·宋华等译·战略供应链联盟[M]·第1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06:1-3
5、[13] [英]鲍勃.洽森·[美]罗塞尔.金·阿兰.亨特普·许国兵等译·快速响应——供应链满足客户需求之道[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14] [美]大卫.泰勒博士著·沈伟民等译·供应链致胜[M]·第1版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07:扉页
作者简介:李倩兰(1965-),女,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讯地址:长沙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湖校区)现代管理工程系,邮编:410127,电话E-mail:LQL1214@163.COM
3
发表在《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5月下旬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