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城刻葫芦艺人雕刻 老外访问 雕刻现场 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葫芦雕刻艺术步入鼎盛时期,代表作有“三打祝家庄”、“八仙过海”、“断桥”、“戏剧人物”、“绣球葫芦”等。特别是“仿古宫灯”葫芦,雕刻得更为精美。 先将圆形的葫芦加工着色,上面画一株傲雪的腊梅和几片飘洒的雪花制作成灯,然后选用优质黄杨木料雕刻出一只衔宫灯展翅欲飞的凤凰,人工的造型美与葫芦的天然形态浑然一体,给人以古色古香的艺术享受。“葫芦蝈蝈”则另有一种风格,它是由一只黄绿色葫芦和上面扒着的两只绿色蝈蝈组成,其中一只蝈蝈后腿紧蹬,随时准备一跃而起,颇有一触即发之势;另一只仿佛刚从葫芦中爬出,正在左顾右盼地发出“蝈蝈”的叫声,葫芦与蝈蝈相映成趣,富有田园风味和乡间生活气息,配制以镂空花盖和描金装饰性龙边,整个作品雍容大方,光彩照人。 从晚清流传至今。雕刻葫芦名家辈出、高手如林,雕刻技艺和工艺水平达到了更新更高的境界,不少精绝奇妙的惊世之作被国家乃至海外有关部门收藏。五光十色、技艺精美的刻葫芦,远销英、德、日、美等国,成为聊城市出口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出口量在万枚以上。 关于雕刻葫芦的技法有着其他不同的传言说法。一种是用大、中、小3种特制的钢针,在葫芦表皮上,以纤细的线条阴刻出所要描绘的山水、花卉和人物,然后涂上松墨,使线条变得很明显,行家把这种技法称为“描写”。另一种技法是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以粗犷的空隙线条勾勒出要描绘的山水、花卉和人物,行家把这种技法称为“雕刻”。画面刻好后,再在葫芦上饰以环形图案,最后配上塑料或银质的底座,作品便告完成。 马耀良,男,回族,1927年生,临夏市人,初中文化,民间雕刻艺人。1993年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1997年被甘肃省二轻局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被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评选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2008年5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北如先生,香港当代雕刻艺术家,具数十年的艺术修养,成就卓越。作品既合传统,又富创意,在传统中展示现代活力。张北如先生八岁开始随师习做木雕,雕工精湛。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有浓郁的传统色彩,并散发著清新的生活气息。? 葫芦雕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渊源流长。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欣赏品 ,让全亚洲以及全球的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代葫芦雕刻的艺术和魅力。我们坚信,未来葫芦雕刻技术和创意雕刻将更加繁荣,强大! 目录 1- 简介 2-早期用途 3-起源传说 4-内容技法 5- 聊城葫芦文化价值 6-辉煌时期 7-当代葫芦雕刻大师 8-结语 聊城蝈蝈葫芦(蚰子葫芦)雕刻艺术,历史悠久,选材独特,内容广泛,设计科学、精美。既有实用价值,又能作为高雅的工艺品供人们欣赏。它那粗犷豪放的雕刻技法,释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记载了众多的民间故事,反映了鲁西浓郁的乡土风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享誉海内外。 葫芦源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很广。葫芦雕刻艺术南北均有,唯独聊城的葫芦雕刻艺术更负盛名,独树一帜。聊城是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昔日这里商贾云集,繁盛一时,蝈蝈葫芦曾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新,前后经历了三个比较突出的发展阶段。粗花雕刻阶段,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主要作品有花葫芦、片花,雕刻些鸟、鱼、虫、花,尾部开口,工艺简单。细花雕刻阶段,距今也有200年左右,主要有“狮子滚绣球”、“松树花篮”、“打鱼”、“读书”、“耕田”等。清末民初,聊城蓄养蝈蝈的风气盛行,葫芦的雕刻艺术也在迅速提高。选料、着色、刀法更为讲究,选材更为广泛,如“八仙过海”、“武松打虎”、“水浒人物”、 “聊城传说”等,使聊城葫芦雕刻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材料方面,聊城蝈蝈葫芦选材广泛,有扁圆形葫芦、牙牙葫芦、飘瓜葫芦,还有特意配制的锥形葫芦、捆扎的多形葫芦,但大都以扁圆葫芦为主要材料。种植简单,棉田、地头均可套种,每亩收获葫芦4000余枚。加工时,将成熟的白坯放进锅中煮,然后使其发酵,在容器中撞掉表层青皮,晒干,使葫芦颜色变黄。主要工其有刻刀、刺针、钻、弓子锯等。 聊城葫芦最为考究的是细葫芦,图案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它不单单用来饲养蝈蝈,更是一种观赏艺术品,是馈赠嘉宾的珍贵礼品。艺匠们用特殊的手法,因形雕刻,精绘细描,形象逼真,颇像工笔画清晰、可爱。另有一种葫芦极为普及,流传很广,主要雕刻花、鸟、鱼、虫之类。还有“花葫芦”,刀法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