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形象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考评讲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眼儿媚·元夕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唉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 B.上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答案】 ①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渲染春意的浓郁; ②以乐景写哀情,浓郁的春意反衬女主人公内心无法排遣的伤感和闲愁; ③景物色彩鲜明,远近结合,层次分明。 (每点1分,分析1分,共4分) 一分钟识记: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一、虚实角度:虚实结合、以虚衬实 二、动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以静衬动 三、感官角度:从视、听、触、味、嗅等角度写景物的声、色、动、态。 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鲜明,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四、观景角度:远、近;高、低 ;内、外;上、下 五、正侧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六、其他描写手法:白描、细描、细节描写 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虚衬实 )渲染、对比、烘托、通感、曲笔(对写法)、联想和想象、点面结合等。 月考评讲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眼儿媚·元夕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唉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3分) 答案: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分析形象”2分,“指出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1、“斜月下,北风前” 两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 答案:B(不是花落叶败,而是花香袭人) (2)这首词结尾三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这首词描写一位在明媚的春光中(1分)回首往事(1分)而愁绪万端(1分)的闺中女子形象。(共3分) 形象 人物形象 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第三人称写法) 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往往第一人称写法)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吟咏的形象) 景物形象(各种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 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 麻、楼台城郭……)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鉴赏方法:(蓝本P112—113) (一)解题思路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注意题目、作者、注释) 2、抓出一些关键词句: 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 3、正确定位人物身份、概括特征。 (二)答题步骤 概括特征 分析特征 点出意义 (遭遇、性格 +身份) (结合诗句、表达技巧具体展开) (情感、主旨) 课文回顾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