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床袒腹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江郎才尽 皮里阳秋 中流砥柱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南柯一梦 步步莲花 黄粱一梦 骑虎难下 花木兰 梁祝 驸马 王羲之 顾恺之 祖冲之 陶渊明 九品中正制 淝水之战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莫高窟 少林寺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文心雕龙》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改革的内容   ⒈均田制   ⒉整顿吏治   ⒊迁都洛阳        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⑴原因        军事:北方柔然威胁        地理: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⑵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⑶作用:为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     化氛围   ⒋革除旧俗   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为数朝之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曾定都于此),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当时南齐的国力较弱,迁都洛阳还便于举兵南下,实现孝文帝南北统一的愿望。   孝文帝不仅发布改革的命令,而且也很注意检查实施的情况。499年,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有不少妇女仍穿着鲜卑服,就责备尚书没有尽到职责。任城王拓拔澄辩解说,现在穿胡服的人已经不多了。孝文帝不满地说:“你是不是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服,才满意啊!” 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改革的历史作用   ⒈经济   ⒉政治   ⒊民族关系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⒈经济       洛阳的繁盛   ⒉政治   ⒊民族关系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⒈经济       洛阳的繁盛   ⒉政治   ⒊民族关系 为隋最终完成 统一奠定基础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⒈经济       洛阳的繁盛   ⒉政治: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巩固统治   ⒊民族关系 为隋最终完成 统一奠定基础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⒈经济       洛阳的繁盛   ⒉政治: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巩固统治   ⒊民族关系: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为隋最终完成 统一奠定基础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   ⒈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   ⒉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   ⒊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⒋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 。   ⒌友好交往。 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它是第20窟的主佛,为释迦坐像, 高13.7米,石质坚硬,保存完好 云冈石窟十五窟北壁雕像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 * *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