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中国人必读的三百个修养故事感悟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人生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列为头等大事,可见修身的重要性。中国人必读的三百个修养故事以古代著名的修身故事为依据,为我们读者讲述了修身对人生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从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高,使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中国人必读的300个修身故事》一书选择了古 代修身故事300 篇,分别从豁达谦和中的修身故 事、诚信仁爱中的修身故事、廉洁 慎独中的修身故事和快乐俭约中的 修身故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其中的故事特别引人深思,下面就列举几个跟大家分享一下.
庄子参透生死的故事.
庄子有一次到楚国去,在路上碰见一具髑髅,庄子用马鞭瞧着它问:“你是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而死的吗?是国破家亡,遭到刀斧之刑而死的么?是自己干了罪恶的勾当,有愧于父母妻子而死的么?你是因为贫穷冻饿而死,还是寿终正寝正常死亡的呢?”晚上,庄子就枕着髑髅睡觉。半夜,“髑髅”在梦中对庄子说:“听说话,你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但你说的那些都是活着的人的忧患,死了之后便不存在了,你想听听死人的道理么?”庄子说:“愿意。”髑髅于是说道:“死了以后,上无君下无臣,也没有为生活而奔忙的四时之事,轻轻松松地以天地为春秋,快乐程度即使是世上的君主也比不上的。”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朋友、乡亲,你愿意么?”髑髅一听立即不高兴了,紧皱眉头反对说:“我怎么会放弃比南面称王还快乐的事去到人间受那些劳体烦心的罪呢?”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
庄子妻子死的时候,惠施前去参加吊唁,看到庄子叉腿坐在地上正在敲着瓦盆唱歌,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侍奉双亲,操持家务几十年,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敲着瓦盆唱歌,这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见惠施这样说,慢慢答道:“她刚死的时候,我也有些悲哀。但想了想,实际上人间本来是没有她这个生命存在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甚至也看不到形体的物质元素气’,气原来是混杂在冥冥之中的,变化后成为气,之后才成形,最后才转化为生命。现在她又由生转化到死,这不是和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一样吗?现在,她的尸体还躺在天地之间,我却悲伤地在她身边痛哭流涕,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生命现象,没有看明白生和死,所以后来我就停下来了。”庄子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挥了挥手,平静地说:“我死了之后,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够丰富吗?”学生们听了之后哭笑不得:“老师啊,要是那样的话,乌鸦老鹰岂不是要把老师吃了么?我们怎么能照办呢?”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学生们只好沉默。
试想,人若连死都看得透,那在这人世间还有什么看不透、想不开的呢?庄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达到一种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境界。人一旦看透生死,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心宽意大,自然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孔子不怒议己者的故事
儒家的创始人孔丘,处于春秋乱世,想以仁义之道来改变这个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世道,回到上古那种“大道”社会。于是,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可是能够理解他的人不多,愿意采纳他的建议,施行仁政的君主更少,因此他到处碰壁,经常弄得狼狈不堪。人们也常在背后议论他,有同情的,有讥笑的,也有破口大骂,把他说的一文不值的,凡是说的有道理的,孔子既不恼怒也不怨恨,还称赞有些议论还是说到点子上了。
有一天,孔子到郑国时和弟子们走散了,他一个人独自站在城郭东门等候弟子们。弟子们也在打听老师的下落,有一个郑人对子贡说:“在东门有个人,额头很像尧,颈项很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还不到大禹的三寸,狼狈的样子很像丧家之犬。”他形容的这些人的特征都是当时人们熟知的最丑的,子贡听了很生气,但也没办法,等找到孔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doc
- 中国WTO元年十大流行词汇.doc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doc
-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doc
- 中国与世界城市地铁概览.doc
- 中国与澳大利亚文化差异之我见 (2).doc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doc
-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的分布特征.doc
- 中国乡镇地名生僻字读音大全(河南).doc
-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doc
- 抗菌药物与临床应用指南.pptx
- 洗车营销案例分析.ppt
- 表扬与奖励教学课件.ppt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