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一、“诗”与“poem”
中西方诗歌根本的差异大概源于“诗”与“poem”的区别。中国古代对“诗”的经典论述是“诗言志”,而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的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something made”(诗是某种制作)的说法。[1](26)虽然我们最终将“诗”译成了“poem”,但是“诗”的内涵仍然不是像做一双草鞋或一张桌子那样的“制作”,它的定义在其本质上是与人的思想相联系的,绝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手艺活儿。
“‘poem’与‘诗’在定义上的这一差异产生了严重后果:它影响到中西传统怎样理解和讲授人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而且它也影响到诗人在这两个传统中的表现。”[1](26)在西方传统中,作者们将文本作为“制作”之文,将其看为作者的意志对象,它和作者的关系仅仅是制作与被制作的主客关系。即使在浪漫主义浪潮之后,大量的西方写作者开始向类似“诗”的“poetry”写作靠拢,但他们在观念中永远也抹不去诸如“面具”、“角色”、“距离”等与艺术控制相关的名词。在中国的传统中,当我们将文本看作用以“言志”或者“缘情”的“诗”时,作者的技艺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作者不能像西方文论中的诗人那样宣称他对自己的文本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因为“诗”不是作者的“客体”,“文如其人”,“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的外在显现。[1]
“诗”不仅不完全是“poem”,将中国诗歌的非史诗、非叙事传统简单归入西方的“lyric”(抒情诗)概念中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在西方,不论“poem”、“poetry”还是“lyric”,其观念本身都没有暗含着“诗是人内心的东西”这一主题,它们都仅仅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标志着作者身上的某种天才能力,而非作者本人。
不仅“诗”和“poem”具有内涵上的巨大差异。“作诗”的“作”字与西方的“fiction”(虚构)、“creation”(创造)等也不可混为一谈。“动词‘作’被普遍用于文学创作始自汉代或更早。‘作’的早期意思与古圣人以及‘经’的形成有关”[1](80),古代圣人的“作”,是“把世界的运作方式放入语言之中”。[1](81)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节的制作者”相比,“作”“更接近经验层面”。[1](81)“亚里士多德的制作者根据故事‘应该的样子’来重写故事;而圣人式的作者所系统表达的既有事物应该的样子也有事物历史上实际的样子。”[1](81)虽然中西方这些上古概念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其内涵都被弱化和泛化,但其源头的差异却决定了这些概念即使在东西方已经知己知彼、交流密切的今天也仍不可等量齐观。
对诗歌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对创作的不同态度,最终导致了中西诗歌在审美倾向上的巨大差异。总的来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诗歌审美文化:试图控制语言的“再现”式美学传统和专注于内心情感流露的“表现”式美学传统。
二、心象与语音
中西诗歌的审美差异是与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不可分离的,这种形式特点既体现着双方不同的诗学传统和哲学背景,更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待世界的态度。总的来说,中国诗学传统(包含古代朝鲜和日本的诗歌写作)中创作出的每首诗歌都是作者心象的映照物,而西方诗学传统中的诗歌成品则类似一种客观实存的语音制品。
(一)含混的语法——中国诗歌的形式优势
在中国古诗的写作中,语法的含混令现在的翻译者感到无比头痛。不仅仅在将中国古诗翻译成欧洲语言的过程中,在种种试图将古代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尝试中也总是得不偿失。
例如王力将“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读成“空外有一鸷鸟/河间有双白鸥”。又如将“大漠孤烟直”理解为“大漠的孤烟是直的”。叶维廉认为王力的这种解读破坏了原诗中“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原诗构成了“近似电影镜头水银灯的活动”,然而“一个‘的’字便把这绘画性、和水银灯的活动化为平淡无奇单线的叙述与描写。”[2](23)同样,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词语如“云山”译为“clouded mountain(覆盖着云雾的山)”、“cloud like mountains(像群山一样的云)”或“mountains in the clouds(在云中的山)”,将“松风”译为“winds in the pines(松中的风)”或“winds through the pines(穿过松林的风)”,这些都是无法再现“云山”和“松风”两词的原有意味的。“云山”既可是“覆盖着云雾的山”,也是“像群山一样的云”,它可以表现的内容甚至超过了所有解释和翻译的总合。“事实上,就是因为‘云’与‘山’的空间关系模棱,所以能够同时兼容了三种情况。”[2](18)将“大漠孤烟直”读成“大漠的孤烟是直的”也是同样的破坏效果,“大漠”与“孤烟”的关系不单单是一个“的”的关系,可以是“大漠中孤烟”、“大漠使孤烟”、“大漠升孤烟”……“直”不仅仅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要求.docx
- 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doc
- 中职辩论赛策划书.doc
- 中艺美术学校讲解2015年艺考美术统考必备艺术常识.doc
- 中英委婉语研究与比较.doc
-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应用研究综述.doc
- 中药与生活野菜.doc
- 中药士考试大纲-基础知识.doc
- 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doc
-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docx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银川市公安局面向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招聘285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衢州市公安局第一期招聘54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辽宁沈阳理工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14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2024年度社会在职人员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度公开招聘学校卫生领域学科带头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2025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