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黛玉究竟是岁进贾府的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吼,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见之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吼鼻,二牍而无区分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①
“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无论从语言艺术还是思想境界上都达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笔多用,多笔一用”的写作手法让人拍案叫绝。情情、情不情、正邪二气的提出则更是让人望其项背。“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曹雪芹的文心笔意,处处有其特点特色,我辈常人很难尽窥。
自《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便开始了。版本学、曹学、脂学、探轶学构成了红学的四大分支。但是红学的研究并不单单局限于专业学者之间。2005年—2010年,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先生做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及《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从一种崭新的视角解读《红楼梦》,掀起了“平民红学”的高潮。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以诗言志,抒发了作者“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无奈,而“蕉棠两植”②则更是红楼梦的大章法。“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故《红楼梦》有四大恨,“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此第一恨也;“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此第二大恨;“惜后数十回被借阅者迷失”此第三大恨也;不能“斥伪返本,埽荡烟埃”此为第四大恨!
《红楼梦》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时值曹雪芹诞辰289年之际,余重拾旧物,再续前稿,弥补缺憾,聊表寸心!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争议,有人说六岁、七岁,有人说九岁、十岁,甚至十一到十三岁都有人说。那么究竟应该是几岁呢?
且看书中第二回交代,借贾雨村之口我们可以得知黛玉的年龄:“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随后便是:“堪堪又是一载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由此可知,黛玉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刚好六岁。黛玉从五岁起跟着雨村读书,到六岁时母亲去世刚好一年。再然后就是贾雨村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说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宝玉大黛玉一岁,此时刚好七岁。接下来便是张如圭报喜顺接第三回,雨村“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于是去“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好求得一个官位。次日,雨村便面某林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书中第二回、第三回的描写可谓一环扣一环,时间上接的很紧,并无任何跳跃省略之处。林如海的话刚好说明了贾母派人来接黛玉和黛玉之母去世是在同一年。那么,贾母派人来接黛玉时,黛玉六岁无疑。
很多人也都承认这一点,但却觉得黛玉进了贾府的时候突然就变大了。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黛玉进贾府时不应该是六岁而应该是十几岁呢?原因有一:第三回“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再去。黛玉笑答道:“舅母爱恤,吃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又比如至王夫人处,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次位,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等等。由此数笔则使读者形成了一种错觉,禁不住问:六岁,那么小,能有这样的言谈举止吗?
当然可以,原因有三,其一:黛玉从五岁起就跟着雨村读书。贾雨村虽然有贪酷之弊,但却是有真才实学的。第一回“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被甄士隐赞到“雨村兄真报复不浅也”。再看第二回“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醉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旁则有两条脂批曰:是将发之机,奸雄心事不觉露出。周汝昌先生则注曰③:渴望脱颖而出。其二: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细节描述“闲话几句之后,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因此,念完《四书》之后的黛玉有此言谈是合乎情理的。其三:第二回描述“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且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家是大家族,礼仪之数更不必说。
更有甚者说黛玉在路上走了好几年的,这绝无可能,即使交通工具再不便利也不过多走几个月而已。那么黛玉进了贾府的时候还是不是六岁呢?且看宝黛初见时的对话: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书中第二回已经交代,黛玉五岁起跟着雨村读书,读到六岁时恰好一年,然后便和雨村一道进了都中,这与黛玉自己跟宝玉说的“只上了一年学”刚好吻合,由此可见,黛玉到了贾府的时候,依然是六岁。
同样,我们可以从薛宝钗的年龄往回推,看书中第二十二回:“昨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