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气液传质设备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液传质设备分析

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气液传质设备用于处理气液传质过程,包括吸收和精馏过程,要求设备提供充分的气液接触。 Ⅰ板式塔 一、性能要求 分离效率高 气、液负荷大 有一定的操作弹性 塔板压降小 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 Ⅰ板式塔 二、板式塔类型、结构及特点 Ⅰ板式塔 有溢流和无溢流塔板 有溢流 无溢流 Ⅰ板式塔 降液管 液流程数(有溢流塔板) Ⅰ板式塔 气液接触元件及塔板型式 三、塔板流体力学状况 气液接触状态 鼓泡状态:孔速较低,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两相接触传质表面—— 泡沫状态:孔速增加,液体为高度活动的泡沫形式存在于气泡中,连续相——?分散相——? 喷雾状态:气流直接穿过液层,呈喷雾状态,连续相——?分散相——? 转相点 实际操作状态 (1)气体通过单个塔板的压降 加和模型 hf=干板压降 +液层压降 =hd+hl 其中 hd=ξu02/(2g)ρv/ρl hl=β(hw+how) 压降太大的不良后果: A.单板压降大,气体流动阻力大,对输送要求较高。 B.过高的单板压降会使塔顶与塔底的压差较大,从而影响体系的相平衡关系以及气液流动情况,这对真空操作尤为重要。 一般,常压塔:40~65mmH2O 减压塔:10~35mmH2O 过量液沫夹带 定义液泛气相负荷因子Cf 液泛气相负荷因子受表面张力、板间距及两相流动的影响,气相负荷因子Cf可由经验关联图查到。图中横坐标为两相流动参数 (4)液泛(淹塔) 降液管液泛(溢流液泛) 降液管液面 Hd=Hw+How +Δ+hf+Σhf (Σhf液体的阻力) 泡沫层高度 Hfd=Hd/Φ 其中相对泡沫层密度Φ=ρf/ρl 溢流液泛发生:泡沫层高度达到溢流堰上缘时 Hd/Φ=HT+HW 不良后果:塔压力降急剧增大、板效急剧减小、是不正常操作现象之一 产生原因: A.气体流量过大,产生了过量的液沫夹带, B.液体负荷过大,降液管的截面积不够 Ⅰ板式塔 四、塔板负荷性能图 1、过量液沫夹带线 规定液沫夹带量的最大值ev=0.1kg液/kg 干气,以此为原则,便可作出过量液沫夹带线。 2、漏液线 3、溢流液泛线 Hfd=Hd/Φ= HT+hw 4、液量下限线 当溢流堰顶上的液层厚度how等于6mm时,对应液体流量的下限 5、液量上限线 由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决定 τ= AfHd/Ls≧3~5s 操作弹性: VA/ VB 负荷性能图 Ⅰ板式塔 五、塔主要尺寸确定 板间距 由塔径、气液负荷及制造维修等因素决定 取值范围:0.3~0.8米 传质高度 H=HT(N实际-1) 筛板塔塔径 计算两相流动参数:FLV=LS/VS(ρL/ρV)1/2 确定泛点气速 设计气速/泛点气速=0.6~0.8 计算流通面积 计算塔板总面积(考虑降液管面积影响) 塔径 圆整 Ⅱ填料塔 一、填料塔简介 填料塔最初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在1881年用于精馏操作。 填料塔的塔体横截面有圆形,矩形及多边形等,但绝大部分是圆形。塔壳材料可以是碳钢,不锈钢,聚氯乙烯,玻璃钢和砖等。 塔内放置填料(packings)。填料种类很多。用于制造填料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陶瓷、聚丙烯、增强聚丙烯等。由于填料与塔体取材面广,故易于解决物料腐蚀问题。 三、 填料的种类与特性 填料在填料塔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液体润湿填料表面便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填料层的多孔性不仅促使气流均匀分布,而且促进了气相的湍动。 填料塔的发展史中最主要的是填料的发展史。早期以碎石为填料,碎石比表面积小,空隙率低,堆积密度大,造成塔体很重,逐渐暴露出其缺点。自二十世纪初至廿世纪中叶,曾兴起了对填料开发、研制的热潮。 在这时期,先后出现了拉西环、Stedman金属纱网规则填料、弧鞍形填料、鲍尔环及矩鞍形填料等。这些新型填料的出现,使填料塔的操作性能得到显著改进。 1???? 填料的种类 常见填料的形状可分为四种类型 。 ① 环形填料:最早采用的拉西环是高度与外径之比为1的短管。该填料易于制造,强度好,取材面广,但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都不够理想。 1948年出现的鲍尔环是对拉西环作出重大改进的一种填料。该填料是在拉西环的基础上,在填料壁面开两层矩形孔。开矩形孔的部份只切开三条边,留下一边仍与填料壁相连,并把切开的部份推到填料圈内侧。于是,不论填料在塔内置于什么方位,流体均可通过填料,从而使填料内、外壁面均成为有效传质区域。 短管形填料一般是乱堆填料,只有2英寸以上的大填料才可能是整砌填料。 ② 鞍形填料 鞍形填料不同于短管形填料,其特点是不分内、外表面,整个填料表面由各种曲面组成,填料在塔内任意方位均可使流体舒畅流过。1931年出现的这类填料称弧鞍形填料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