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黄石资源枯竭背后:企业多有恋矿情结
2009年04月27日14:27 民主与法制时报
□本报记者李梦娟范涛 见习记者何聪发自湖北黄石
湖北黄石成了资源枯竭城市,多年的资源开采已让其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发、失业率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如果不谋求转型,或许会“矿竭城衰”。转型是唯一出路,但也是艰难之路。黄石如何度过资源枯竭时代?
4月末,大冶市境内的龙角山已是漫山翠绿,隐隐薄雾绕在大大小小的山头之间。65岁的石本坤在门前清澈的小溪里盛了两桶水,给他的菜苗浇水。随他而去的还有两个农妇,她们等着买石本坤种的辣椒苗。
退休后的石本坤过着田园般的生活,但他生活的地方却不是田园。青山下裸露的矿石泄露了这里的身份——这是矿区。石本坤是龙角山的居民,他在这里当了35年的矿工。1997年他退休,也就是这一年龙角山矿区关闭,因为矿已被开采完了。大批矿工从这里撤离,龙角山一下子冷清下来。随后,行政区划图上也找不到“龙角山镇”这样的字眼,龙角山被撤去镇,并入另一个街道。
今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湖北黄石名列其中,其下辖城市大冶是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石本坤很清楚获得“资源枯竭城市”的名号意味着什么,他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国家肯定会给(优惠)政策的。”他不希望衰败的龙角山成为黄石的缩影,“没矿了就没人管了”。
因矿兴因矿衰
石本坤介绍,1950年,国家开始勘探龙角山,1953年正式开采。“那时候苏联人还帮助选址、建厂”,原本龙角山只是一个村子,因为开矿,龙角山建成了镇。
“我做(矿工)的时间不长,1965年参加工作。”石本坤自我介绍,在他的印象中,参加工作时间长的,是那些 50年代的老矿工。石本坤说,第一批工人是由东北的锡矿山调过来的。在龙角山镇,外来矿工及其家属人数有近万人,而龙角山本地居民只有两三千人。
因为开矿,龙角山的商业也很发达。“50年代,那边山脚下有好多木屋,都是商铺。”石本坤指了指窗外的青山,而现在木屋早已不在。通往龙角山的公路两旁,房屋的门窗锈迹斑斑,窗户上没有玻璃,只有窗框。这些也曾是盛极一时的商铺,如今却人去楼空。
矿工们曾经住过的宿舍安然地躺在山脚下,宿舍的编号还依稀可见。只是这些宿舍要么空着,要么已经易主。石本坤说,矿工撤离以后,山上的居民搬到了矿工宿舍。宿舍前一位妇女告诉记者,她并不是房子的主人。“矿工走了以后,村民就抢占宿舍,然后租给我们。”
曾经让石本坤无限荣耀的是,生活在农村的他却有城镇户口。老人介绍,开矿给龙角山的居民也带来不少好处,这里的居民都改成了城市户口。“那时候龙角山归黄石管。”石有些得意,“我们都是黄石市户口,这在毛泽东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如今,矿没了,镇撤了,但石本坤的户口仍然是城镇户口。“虽然是城市户口,本质上还是回归农村。”石本坤举例说,龙角山的公共汽车上还写着“农村客运”。
因矿兴,因矿衰,是龙角山的命运。在大冶,和龙角山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铜山口和铜绿山,这两个地方在龙角山之后也先后撤了镇。
湖北之外也有相同归宿者。资源型城市云南东川市,因资源枯竭于1999年由地级市降格为昆明市的一个县级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矿竭城衰”的城市。
黄石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它还是武汉的“粮仓”。改革开放以来,黄石经济高速增长,在湖北省,其经济排名仅次于武汉,因此得名“黄老二”。但黄石“老二”的地位已被取代,现在在湖北的排名是第五。
大冶,因“冶”而大。靠山吃山,有矿吃矿。一个“冶”字,定格了大冶千百年来的产业形态。大冶有3000多年的青铜冶炼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有黄巢筑炉、岳飞铸剑、朱元璋置铁冶所的历史、1890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
数千年的开采,黄石、大冶这两个曾经因矿而闻名的城市如今成了“资源枯竭城市”,他们是否也会走向“矿竭城衰 ”?
早转,柳暗花明;不转,山穷水尽。尽管黄石并不希望与龙角山有同样的命运,但现实却不容乐观。
据统计,鼎盛时期,黄石仅市区就有矿山企业142家,随着资源逐步枯竭,现在已相继闭坑22家,关停非金属矿山33家,无法正常生产急待实施关闭17家。在现存生产的70家矿山中,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30%以下的危机矿山有14座,占国有矿山数的82%;因为危矿的递增和资源的递减,一些与矿产有关的、落后的产业链条也纷纷衰弱和断裂。
采矿业的衰落直接关系到失业问题。据黄石发改委统计,截至2007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8万人。
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成了黄石的“隐形炸弹”。据统计,目前黄石市区现有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测试你在古代的名字.doc
- 测量学每章重点讲解内容.doc
- 测量工程师质量保证责任状.doc
- 测量课教学日历基本内容.doc
- 济南注册公司代理需要的材料及流程.doc
- 济宁事业单位2008.doc
- 济源注册公司的条件及手续.doc
- 浑玉璞金húnyùpújīn.doc
-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doc
- 海上钢琴师经典影评.doc
- 小专题(广东省历史中考专题研究).ppt
- 【聚力前行 乐活Fighting】企业水上趣味运动会团建活动策划方案.pptx
-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专题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东省历史中考专题研究).ppt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