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注桩端后压注浆施工方案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2
1 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概况 2
2.2 区域地质概况 3
2.3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3
2.4 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性质 5
第三章 桩端后压注浆技术作用机理 6
第四章 后注浆工艺流程 6
1 后注浆工艺流程 6
2 注浆管制作与安装 7
3 预压水注浆阀劈裂及注浆时间 8
4 注浆前压水实验 8
5 注浆施工 8
6 注浆质量保证 10
7 安全管理及防护措施 1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 汉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地块配套项目工程施工图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地块配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图集(不限于此):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施工手册(第五版)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地块(±0.00以下部分)配套项目,位于杏锦路西侧,北临规划路二,南临三南路,西侧现状为水泥路,未来规划为30米宽的城市绿化带以及北溪引水干渠。项目总用地面积23955.094m2,总设计建筑面积(含拟建地上部分)139144.70㎡,其中:地上98897.26平方米,地下40247.44平方米。本工程地上部分为1~4#四栋高层及5~7#裙房建筑组成并设满堂地下室,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为一层,地下一层为配套用房及车库,地下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部分为人防,设置2个甲类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
地下室为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旋挖灌注桩及局部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防水设计等级为I级。
本工程设计工程桩共1162根,其中主楼桩(ZH-1)611根,桩径800mm,有效桩长≥37m且进入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不少于10m,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40P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600KN。裙楼桩(ZH-2)551根,桩径900mm,有效桩长≥23m,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40P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600KN。
2.2 区域地质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资料,拟建场地所在区域位于“长乐---诏安NE向断裂带”的南段,主要受NE向和NW向两组断裂的控制。燕山期以来的断裂切割及差异升降,形成断块丘陵、断陷谷地-港湾、岛屿的地貌格局。属闽东南沿海中新代构造活动带中的相对稳定地块。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资料,厦门市及周围构造格局定型于燕山晚期,属闽东南沿海中新代构造活动带中的相对稳定地块。本场地及周围不存在发震断裂,无不良地质作用,因此场地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
2.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3.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董任站南地块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新城核心区,杏锦路西侧,拟建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场地原始地貌类型属河流堆积地貌,原地势较低洼,后因建设需要对场地进行回填整平。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为简单,现场地除局部地段尚未回填到位外,总体较平坦开阔,主要为菜地及空地覆盖,零星分布有工厂仓库及低矮民房。地面标高2~4m。离地块右侧边线10m外杏锦路有电力、通讯、供水等管线(道)等分布,对地块影响有限。
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冲海积层、残积层,其基底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花岗岩(γ)。
2.3.2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地层有:1-1杂填土、1-5中砂、2-2淤泥质粘土、3-1粉质粘土、3-4中砂、11-1残积砂质粘性土、17-1全风化花岗岩、17-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17-3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17-4中风化花岗岩。现对其分布情况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1-1杂填土(Q4ml)αpd+αsnd (6.7.4)
式中:
αp、αs—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αp=1.5~1.8,当取小值时:αp=1.5;
本工程为桩端注浆,由上式计算得单桩注浆量为:当d=800mm时,GC=1200kg;当d=900mm时,GC=1350kg;
按水灰比为0.5,计算单桩水泥用量为:
d=800mm时,单桩水泥用量:750kg;
d=900mm时,单桩水泥用量:844kg;
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强度不低于30MPa。
6.注浆配合比:水泥:水是2:1。
7.注浆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