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控设备检修工艺规程分析
热
控
设
备
检
修
工
艺
规
程
热控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目录
总则 1
分散控制系统(DCS)
汽轮机数字电液监控系统(DEH)
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TSI)
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TS)
数据采集系统(IDAS)
热工信号报警系统
一次元件及检测仪表
SIPOS电动执行机构控制装置
ROTORK电动执行机构控制装置
RD电动执行机构控制装置
模拟量及开关量连锁系统
基地调节仪控制系统
分析仪表在线监视系统
总则
说明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热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调校和日常维护工作。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和调校的目的是恢复和确认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性能与质量,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维护原则是确保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状态良好和工作可靠。
机组设备完善和可控性良好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随机组投入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由于机组设备问题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无法工作时,仪表及控制装置不得强行投入运行。
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随大、小修同时进行检修工作,非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两年,对于在运行中可更换而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可采用备用仪表及控制装置替换,进行轮换式检修。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启动前的现场调校,其重点是对包括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联调,使其综合误差和可靠性符合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不属于联锁保护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运行中的就地调校,其重点是检查和确认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准确度、稳定度和灵敏度,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周期为三个月至半年。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常规调校时,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无明显振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在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验时,应有合格的检定人员和符合精度等级要求的标准器具(在有效期内)。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定时,应执行国家颁布的检定规程。
名词解释
2.1 校准(校验)
为确保仪表及装置性能(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可靠性等)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2.2 抽查
从一批同类型的仪表及控制装置中,按统计学的方法或经验判断,抽取一定数量的设备进行性能检查,作为对该批仪表和装置工作质量和维修调校水平的检查。一般为对现场运行条件下仪表和装置的工作质量指标抽查。
2.3 测量范围
在允许误差限内仪表及装置的被测量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的最高、最低值称为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2.4 量程
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
2.5 比对
在相同条件下,将同等准确度等级的仪器、仪表进行量值比较,考校其量值的一致性。
2.6 调整
使仪表及装置的准确度、稳定性、灵敏度等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操作。
2.7 校准(检修)周期
仪表及装置相邻两次周期校准(检修)的时间间隔,主要仪表校验周期不大于半年。一般仪表校验周期不大于一年。
2.8 周检
定期对运行的仪表及装置进行检定,以确保仪表及装置的性能合格。
2.9 抽校
在周检期内对运行的仪表及装置进行性能检查,以确定仪表及装置运行中的可靠性。
2.10 准确度(精确度)
表示仪表测量值或装置动作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它包括仪表及装置本身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对准确度的评定,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
2.11 稳定度(稳定性)
在规定条件下,仪表及装置的主要性能随时间保持不变的能力。
2.12 灵敏度
仪表及装置对信号输入量变化的反映能力。对于给定的输入量,仪表及装置的灵敏度S用可被观测到的变量的增量(指示值增量或动作值增量)与输入量的增量(被测量增量)之比来表示。S=△L/△X=dL/dX
L——被观测到的变量的增量
X——输入量的增量
13灵敏阈(灵敏限、分辨力)
能察觉(显示)的引起仪表及装置的示值或动作值变化的输入量(被测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2.14 可靠性
仪表及装置及其系统在设计规定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能性)。可靠性一般指标为:
2.14.1概率:如仪表及装置的可靠度和可用率。
2.14.2频率:如仪表及装置在单位时间里发生的平均故障次数。
2.15 自动调节系统
调节设备和被调量对象构成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统一体。
2.16 被调对象
被调节的生产过程或工艺设备。
2.17 被调量(被调参数)
被调对象中需要加以控制和调节的物理量。
2.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