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2008年9月,第 14卷,第 3期,387—394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September2008,Vo1.14, No.3, P.387—394 GeologicalJournalofChinaUniversities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施 斌 ,王宝军,张 巍 ,徐 洁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93南京)
摘要:在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灾情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的成因,阐述了灾
后重建中丁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成因;_T程地质调查
中图分类号:P546;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8)一03—0387—08
SurveyandAnalysisofSecondaryGeologicalHazards
afterW enchuanEarthquake
SHIBin,WANGBao~un,ZHANGWei,XUJie
(Earthscienceandengineeringinstitute,Nam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Basedonthefieldinvestigationanddatagathering,thegenesisofearthquakedisastersandsecondarygeological
hazardsisanalyzedinthispaper.Theimportanceandmajorcontentsofengineeringgeologicalsurveyin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areintroduced,whichareusefulinreconsturctionofW enchuanearthquakearea.
Keywords:Wenchuanearthquake;secondarygeologicalhazards;genesis;engineeringgeologicalsurvey
汶川地震发生 1个多月后,作者赴汶川地震 大军所感动,艰苦的环境、火热的工地,重建之
灾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后在都江堰、 速度、建设之规模举世瞩 目。本文即是考察团成
映秀镇、紫坪铺水库、绵竹、汉旺镇、什邡、红 员在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工程
白镇和德阳市等地对震后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 地质角度,对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所作的分析,
重点考察和分析 。考察团成员深深地被多种地震 对灾后重建过程 中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主要
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所震 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灾后重建的科学性和
惊,大量的村镇被一瞬间高速滑坡和崩塌所掩埋; 合理性。
昔 日通畅的环 山公路被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阻隔
1 汶川地震灾情分析
中断;奔腾不息的岷江被山体滑坡堵塞,形成许
多规模不等的堰塞湖;而植被茂盛、青 山叠嶂的 汶川 8.0级大地震不仅在四川省造成灾难性的
自然坡地被地震诱发的崩、滑、流切割得支离破碎。 破坏,在邻省市也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还波
与此同时,考察团成员也深深地被奋战在灾区重 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建立
建的无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来 自全国各地的援建 以来我 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
收稿 日期:2008—06—04;修回日期 :2008—08—08
作者简介:施斌,男,教授,工程地质专业;E-maihshibin@nju.edu.cn
388 高 校 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