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民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简报.doc

中国法学会民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简报.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学会民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简报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简报(五) 一、大会交流 张新宝: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烟台大学的王宏平教授,大家掌声欢迎。 王宏平:现在我代表本次大会的第一组向大会进行汇报。本组研讨的主题是“民法典与民法方法论研究”,刘保玉、蔡立东教授主持,魏振赢教授等近百位学者参加了一天的讨论发言。与会学者围绕着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意义与必要性、民法典立法技术、民商法关系、民法总则的制定、民法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热烈的研讨,参与发言的学者近50人次。 就本组的发言讨论,分以下七个层次向大会做汇报: 第一,关于制定民法典的意义和必要性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虽然欧盟法制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种反法典化、解法典化的倾向或思潮,但制定民法典是中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法制建设任务,其历史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民法典研究的理论水平;二是有利于推进民事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化;三是有利于推动提出一部高水平的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统一民法典起草中的分歧。 第二,关于民法理论研究应关注宏大理论研究的问题。部分与会学者认为,从为将来民法典的制定做好理论准备的角度讲,我国当下的民法理论研究应关注宏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欧美法制发达国家存在差别。欧美法制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具体的技术问题,是因为他们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宏大的理论问题,而我国则不然。宏大的理论问题包括 民法的指导思想、基础理念、外国法继受、民法与商法的关系、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关系、民法典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等。 第三,关于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的问题。虽然有与会学者认为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已经是老生常谈,没有必要再加以讨论,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此问题表示关切,并阐发了观点。大多数民法学者主张民商合一,部分主要从事商法学研究的学者主张民商分立。有学者主张从民商合一的角度讲,我国未来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但对此观点,也有学者表示反对。另有学者提出,民商合一抑或民商分立可能只是一个伪命题。还有学者认为,民商合一或民商分立的表述并不准确,应当表述为民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另有学者主张,商法应当独立于民法,民商合一并非当前世界各国立法的趋势。 第四,关于民法典制定的立法技术问题。围绕该问题,有学者认为,民法典制定中的规范设计应注意区分科学的东西和价值判断的东西。科学的东西不能通过民主立法解决,而价值判断的东西可以通过民主立法解决。作为对该观点的呼应,另有学者提出,民法典制定中应注意区分三种逻辑要素,即技术要素、形式要素和价值要素。 第五,关于民法总则的制定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存在总则篇。在总则篇中,应当就主体、法律行为、客体、时效等作出规定。还有学者指出,民法总则中应明确规定民法的解释规范,规定民法的法渊,规定民事习惯的法渊地位,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明确司法解释的法渊地位。另有学者指出,民法总则中必须对公权力法人的权利能力作出界定。还有学者提出了民法总则制定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规定“物”还是规定“客体”的问题,二是规定“法律行为”还是规定“法律事实”的问题。 第六,关于民法方法论问题。在今天上午的讨论中,本组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民法方法论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民法方法论与具体民法方法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有与会学者认为,民法学研究方法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不能为了研究问题而伪造问题,要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注意法学论文撰写中的论证方法。另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民法体系基本建成之后,学者们面临的主要是解释论问题,而不再是立法论问题。在中国传统的民法学研究中,立法论比较发达,而解释论欠缺,这一研究现状应予改变。还有学者谈到了法学方法论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有学者谈到了语义解释等具体的法学研究方法。 第七点,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本组形成一个决议,在此郑重地向大会提出建议:建议民法学会成立民法典起草总专家委员会和分专家委员会,于近一两年内集中优势研究力量,以民法学研究会的名义起草一部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将该建议稿在以后的年会中进行分组讨论,待达成基本共识和基本成熟后,向官方提交该草案,以引起立法决策层的重视,推动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进程。 最后,关于民法学会讨论方式的一个建议,建议以后民法学研究会分组讨论时,应明确各组讨论的问题提纲,集中和明确讨论的范围,提高讨论的效率和有效性。 以上为本组讨论的主要内容,挂一漏万,请大家争鸣批评。 王建平:我代表我们第二组向大会做汇报,我们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关于人格权立法,这算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相关的看法仍然很多。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汇报: 第一个大问题是关于人格权独立成编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观点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是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