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徐睿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6.21~2010.7.4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签名):
设计题目:
一、设计实验条件
实验室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参考资料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 2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 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天
答辩: 天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信号的频率越来越准确和越来越稳定,一般的振荡器已不能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晶体振荡器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早已被人们认识,成为各种电子系统的必选部件。但是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很小,其频率值不高,很难满足通信、雷达、测控、仪器仪表等电子系统的需求,在这些应用领域,往往需要在一个频率范围内提供一系列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的频率源,这就需要应用频率合成技术来满足这一需求。
本次实验利用SystemView实现通信系统中锁相频率合成器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频率合成器简介
频率合成是指以一个或少量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的标准频率作为参考频率,由此导出多个或大量的输出频率,这些输出频率的准确度与稳定度与参考频率是一致的。。直接模拟合成法、锁相环合成法和直接数字合成法。直接模拟合成法利用倍频、分频、混频及滤波,从单一或几个参数频率中产生多个所需的频率。该方法频率转换时间快(小于100ns),但是体积大、功耗大,目前已基本不被采用。锁相合成通过锁相环完成频率的加、减、乘、除运算结构简化、便于集成,且纯度高,目前广泛。
二、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原理
2.1 锁相环路设计基础
这一部分首先阐明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及构成,导出了环路的相位模型和基本方程,概述了环路的工作过程,
2.1.1锁相环基本原理
锁相环(PLL)是一个相位跟踪系统。最基本的锁相环方框图如图1所示。它包括三个基本部件,鉴相器(PD) 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
图1 锁相环的基本构成
设参考信号
(1)
式中 Ur为参考信号的幅度
ωr为参考信号的载波角频率
θr(t)为参考信号以其载波相位ωrt为参考时的瞬时相位
若参考信号是未调载波时,则θr(t)= θ1=常数。
设输出信号为 (2)
式中 Uo为输出信号的振幅,ω0为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角频率
θ0 (t)为参考信号以其载波相位ω0t为参考时的瞬时相位, 在VCO未受控制
它是常数,受控之后他是时间函数。则两信号之间的瞬时相位差为
(3)
由频率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可得两信号之间的瞬时频差为
(4)
鉴相器是相位比较器,它把输出信号uo(t)和参考信号ur(t)的相位进行比较,产生对应于两信号相位差θe (t)的误差电压ud(t)。环路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误差电压ud(t)中的高频成分和噪声,以保证环路所要求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压控振荡器受控制电压uc(t)的控制,uc(t)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向参考信号的频率靠近,于是两者频率之差越来越小,直至频差消除而被锁定。
因此,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可简述如下:首先,鉴相器把输出信号uo(t)和参考信号ur(t)的相位进行比较,产生一个反应两信号的相位差θe (t)大小的误差电压ud(t),ud(t)经过环路滤波器的过滤得到控制电压uc(t)。uc(t)调整VCO的频率向参考信号的频率靠拢,直至最后两者频率相等而相位同步实现锁定。锁定后两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表现为一固定的稳态值。即
(5)
此时,输出信号的频率已偏离了原来的自由频率ω0[控制电压uc(t)=0时的频率],其偏移量由式(4)和式(5)得到为
这时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已变为
(6)
由此可见,通过锁相环路的相位跟踪作用,最终可以实现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同步,两者之间不存在频差而只存在很小稳态相差。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