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教师版).docVIP

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早知道 一、我会读 狡黠(xiá) 鸩毒(zhèn) 靡费(mí) 放荡不羁(jī) 牟利(móu) 累赘(léi) 饮马(yìn) 悄然无声(qiǎo)? 泊(bó)船 箴言(zhēn) 脖颈(gěn) 严惩不贷(chéng) ?罹(lí)难 胡诌(zhōu) 庇护(bì) 设身处地(chǔ)? 皲裂(jūn) 埋怨(mán) 遗(wèi)赠 缠绵悱恻(fěi) (1)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苟子·劝学》)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8)落霞与孤鹜齐飞,,(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技能培训营 一、考点综述 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设问形式一般为:(1)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复习重点1.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的类型,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梳理常见诗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据意象举出实例说明。 复习难点1.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如人物形象要通过意象、动作、背景等来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描 摹景物、感情技巧和作品背景来分析;事物形 象要通过相关语句、由表及里和知人论世来分析。 2.学习辨别意象的方法。一般在一首诗中,凡出现的人物、人物所处的环境要注意分析;人物或事物动作所及的范围或状态要注意分析。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可先预习,完善积累讲义中意象的表格部分。开始做题时可严格 按教师引导的步骤去操作,用讲义中的题目去演练。等做题经验丰富了,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题。 诗歌的形象分类 人物形象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的诗人形 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具有象征性的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中的松、竹、梅等。 二、应试技巧指南 ?基础提升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注: ①行香子,词牌名。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小题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 ”句。(1分) 【小题2】 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 【小题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4分) 答: 【答案】 【小题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小题2】“砧声”: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妇女多在秋季为亲人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肠” 夜阑不寐,听闻沉重的捣衣之声,与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现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悲苦甚之。 【小题3】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cbs055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