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主题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主题学

浮士德 到了歌德的《浮士德》,这部巨著体大思精,主题十分丰富,书中的浮士德被塑造成一个在人间不断追求最真诚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伟大的理想的卓越人物。他经历过书斋、爱情、宫廷、美的梦幻等阶段,终于在得出智慧结论之际与世长辞了。 方平在他的《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一书中,将《十日谈》“海盗与丈夫”中的女主人公、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易卜生的娜拉三位女性形象加以比较,肯定了她们出走的意义,并从中探讨了有关道德和妇女解放的问题。 如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俄罗斯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的比较,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与我国宋元话本中的杜十娘形象的比较,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与鲁迅《伤逝》中的子君的比较研究。 5、意象研究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它既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观存在(如日月星辰,雷电山水);也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如狮虎狼狗,松柏兰竹);还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或环境(诸如天堂地狱,神仙魔鬼)等等。 山的意象 在不同民族文化里,山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山,汉语有“厚重、受人崇敬” 之意,华夏的祖先们甚至对它顶礼膜拜 。 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山却成了一个高傲的、具有威胁性的形象。 龙的意象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威和神圣的象征,它至高无上且不可挑战,故常常有“天子”、“望子成龙”、“人中龙”之说。但在西方文化里,龙却有一个截然相反的内涵,一般是凶残的、邪恶的怪物或妖魔,因此不少作品中出现了消灭龙的情节,像英国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和德国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月亮意象 月亮在中国作品中可谓是相思的代名词,苏轼咏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白叹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独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也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且由于传统含蓄美、阴柔美的影响,“相思”表现出的情绪多是孤独的、神秘的、集体的。 月亮在西方作家手中则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多是生活化的、直观的。华兹华斯把月亮想象成孩子:“一弯新月,爱神的一颗星/你们俩为傍晚添辉增光/只隔着一小片天空相望——/你们说吧,免得我分不清/哪位是侍从,哪位是女王?” 雪莱则把月亮比拟成女郎,“像一位瘦弱苍白的濒死女子/裹着轻罗面纱,凭迷糊脑子里/朦胧而虚妄狂乱的胡思乱想/领着她步履蹒跚地走出闺房/月亮升起在黝黑的东方天边/只是寒碜的白蒙蒙一片” 。 桃花源与乌托邦 日本的中野美代子在分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莫尔的《乌托邦》时曾指出:“人类具有极其贪婪的求知欲,况且,我们所处身的现实世界总是丑恶不堪,因此,人们渴望在某个地方建立一个理想境界。……于是,中国人与欧州人都创造了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不过各自的方法却大相径庭 在陶渊明的作品里,桃花源是与现实接壤的,要进入桃花源必须穿过一条隘路,这种隘路隐喻着一种自我修养;而在莫尔笔下,乌托邦则在大洋彼岸,不远涉重洋是无法到达的,这种到大海那边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冒险和自由的精神。 6、情境研究 母题与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潜在部分,而情境则是作品的外现部分,有时译作形势、局面。情境指的是人物在某个时刻的交错关系,即情节、事件、行为方式的组合或者相关环境因素。 “一男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却爱上了另一个男子”(三角恋) “两个男人之间的一个女人”、“被遗弃的女人”、“两个朋友或父与子之间的冲突”、“仇人子女的相爱” 爱情母题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生成情境,它在中国文化下受制于儒家规范,多是三纲五常的伦理爱情。换句话说,即表现的是夫妻间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代表夫妻有民间传说《天仙配》中的董永和七仙女、《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蛇。不过,爱情在西方所依托的情境则相对自由。 第五章 主题学 一、定义 主题学研究的是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即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 比较文学主题学异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主题研究”。 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呈现,探究的是某一作品或某一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即常见常用的主题思想分析,或者中心思想概括,重在研究对象的内涵。而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是同一主题、母题、题材、情境、意象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和学科中的流变,以及作家们对此的不同处理,并努力通过异同研究揭示出个人、民族背后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 主题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反传统性质 主题学较多地发现当下作品的非原创性,即来源。 主题学更强调“一”与“多”的有机联系,注重当下文学现象的生成过程。 主题学研究往往带有较大的实证性。其不是以严密的逻辑演绎为擅长,而以具体材料为根据来立论,因此往往离不开描述。 二、主题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主题学溯自19世纪德国民俗学的开拓。 德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