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可申报的区域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五)命名 自然保护区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五)规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国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门的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资金来源 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五、净月潭模式 1.1934年,净月潭建成一个水库,当地人开始建设人工林,筑坝蓄水,逐渐形成净月潭景区。1988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多头管理:北方绿化中心(归属林业部门管);水库管理处(归水利部门管);森林旅游管理委员会(归旅游部门管理);净月潭镇政府。 3.成立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1995年8月28日),并且在98年2000年将电影城和伪满皇宫划归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经营管理。又在2000年,将长春市旅游局与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并,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特点 1.打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重新建立了强有力的景区管理委员会; 2.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部分分离; 3.净月潭风景区属于“人造”景区,与政策的冲突很小,所以进行各种改革和探索面临的阻力很小。 4.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净月潭模式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长春市人大于1998年10月23日通过《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条例。 课内思考题 对比分析上述五种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指出其管理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其缺点。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 一、风景名胜区概述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条例》 思考题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在概念内涵上有何异同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发展简史 1985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制化的开端。 1994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所发布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指出,“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相对应,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Park of China”。 2006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4.自1982年起,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逐次分别是: 第一批:1982年11月08日发布,共44处 第二批:1988年08月01日发布,共40处 第三批:1994年01月10日发布,共35处 第四批:2002年05月17日发布,共32处 第五批:2004年01月13日发布,共26处 第六批:2005年12月31日发布,共10处 第七批:2009年12月28日发布,共21处 第八批:2012年10月31日发布,共17处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与《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比较 (一)名称的变化 1.“管理暂行条例”改为“条例” 2.“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目的更强调保护 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特制定本条例(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远程医疗下的医学检验技术新模式.docx VIP
- 凯恩帝K1000T-C_V3.1_编程手册_140822.pdf
- 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pdf VIP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精品课件.ppt VIP
- 绿色黑板风欢迎新同学新生见面会PPT模板.pptx VIP
- T/BGEA001-2019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工程技术标准 ..pdf VIP
- 四年级上地方课程.doc VIP
- 【素质模型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粮集团培训之“忠良书院”.pdf VIP
- 2025年黑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第五版 课件 肖涧松 单元1、2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概述; 消费者资源、需要和动机.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