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低肾素型高血压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肾素型高血压研究进展 定义 发病机理 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 盐皮质激素 几种低肾素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上皮钠通道 部位:肾脏集合管上皮 结构:α和β或 γ亚单位构成的复合体 功能:对钠离子的高度选择性,决定最 后保留Na离子数量多少的重要部位 调控:正向:醛固酮 负向:氨氯吡咪和氨苯蝶啶 两种调节蛋白:泛素蛋白连接酶 Nedd4-2 和醛固酮诱导性激酶1(Sgk1) 盐皮质激素 分泌部位: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10~20mg/天)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100~150ug/天) 作用: 激活上皮基底侧的Na+-K+ ATP酶泵和顶端的ENaC促进远端肾单位、结肠和唾液腺上皮细胞对钠离子的转运 调控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血钾 皮质醇的盐皮质激素作用: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2型 功能障碍。 几种低肾素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 种族性,家族性,黑人中的比例较高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肾上皮钠通道基因的变化,α-Adducin基因中的G460W等多态性,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低肾素型继发性高血压 * 自1962年Conn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来,将这一类以低血钾,低肾素为典型表现的高血压从“原发性高血压中”区别开来,称为低肾素型高血压 。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