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病证护理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病证护理 3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注意个人卫生,穿着轻软棉质舒适衣裤;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选用桑椹百合汤:将桑葚15g,百合15g、红枣5枚、青果10g加水适量煎汤饮用。 (3)情志护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应多安慰病人,稳定情绪,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搽,如青黛膏、5%硫磺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等。 (5)针灸方法:取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用艾条烟熏患处止痒。 (三)脾虚湿蕴 1.主症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胃纳不香,食欲减少,神疲,腹胀,便溏溲干,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 2.调护原则 清热燥湿,健脾止痒.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和适宜的温湿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刺激搔抓;保持床铺清洁,渗出较多者,要勤换床单、衣被;剧痒影响休息者,睡前服用镇静剂、止痒剂、或针灸镇静止痒。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选用赤小豆苡米粥:先用沙锅煮赤小豆30g至烂,再加入薏苡仁50g煮粥服用。 (3)情志护理:让病人多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如常见诱因、饮食禁忌、服药的方法、皮肤护理等,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恼怒,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选用三黄洗剂或黄柏霜;糜烂渗出时,可用鲜马齿苋、鲜蒲公英、鲜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等任选一种,煎水湿敷。 (5)针灸方法:剧痒难以入睡时,可针刺合谷、曲池、神门等穴。 二、瘾 疹 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剧烈,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 多因禀赋不足,感受外邪,体内湿热火等蕴结,或有虫积,或食物、药物过敏等而诱发。 现代医学中的荨麻疹可按本病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风热犯表 1.主症 风团色赤,遇热则加重,遇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2.调护原则 疏风,清热,利湿。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流通;尽量避免搔抓,忌用热水或有刺激性的溶液洗浴;勿穿用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乌梅、青果、西瓜、冬瓜、苦瓜等清热之品为宜。 (3)情志护理:由于皮肤瘙痒,易烦躁、易怒,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多给病人讲解有关本病发生及预防的知识,让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期愈合。 (4)药物方法:青蒿、滑石研末外用;皮疹剧痒者,局部可用止痒酊或1%薄荷油、冰片霜外搽;芒硝30g,白矾30g,开水溶化后洗疹, 日擦数次;可服用金银花水、薄荷水以散风清热。 (5)针灸方法:针刺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风市、内关等穴,留针15—20分钟;配合刺络拔罐,大椎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放血,用大号玻璃罐拔之。 (二)风寒束表 1 .主症 疹块色白,瘙痒,遇冷风则加剐,遇热则减轻,冬季多发,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迟数。 2 .调护原则 驱风散寒,调和营卫。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风寒束表在冬季多发,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接触冷水;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不穿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不宜过饱,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忌食生冷,宜服热食;可服姜糖水或姜枣茶以疏风散寒。 (3)药物方法:消风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或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皮疹剧痒者,局部可用止痒酊或1%薄荷油、冰片霜外搽;亦可用芒硝30g,白矾30g,开水溶化后洗疹,日数次。 (三)胃肠湿热 1.主症 发疹时伴有脘腹疼痛,偶尔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发热,瘙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 祛风解表,通里泻热。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潮湿;不穿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禁食鱼、虾、酒、羊肉等辛辣刺激食物和鱼腥发物;可饮赤小豆、绿豆汤;禁食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药物方法:内服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或3次。 (4)针灸方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大都,以建中养血、清营止痒。 (四)血虚风燥 1.主症 风团反复发作,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不愈,瘙痒剧烈,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