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短沟道绝缘层上硅平面场效应晶体管中热载流子注入应力导致的退化对沟道长度的依赖性
物 理 学报 ActaPhys.Sin.Vo1.64,No.16(2015) 167305
超短沟道绝缘层上硅平面场效应晶体管中热
载流子注入应力导致的退化对沟道长度的依赖性冰
刘畅 )2) 卢继武2) 吴汪然 )2) 唐晓雨 )2) 张睿2) 俞文杰3)
王曦3) 赵毅1)2)4)t
1)(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3)
2)(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杭州 310027)
3)(中国科学院上海信息技术与微系统研究所,上海 200050)
4)(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
(2015年2月5日收30;2015年4月23日收到修改稿)
随着场效应 晶体管 (MOSFET1器件尺寸 的进一步缩小和器件新结构的引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器件
中热载流子注入 (hotcarrierinjections,HCI1所 引起的可靠性 问题 日益关注.本文研究了超短沟道长度
(L=30—150nm)绝缘层上硅 (silicononinsulator,SOI)场效应晶体管在HCI应力下的电学性能退化机理.
研究结果表 明,在超短沟道情况下,HCI应力导致的退化随着沟道长度变小而减轻.通过研究不同栅长器件
的恢复特性可 以看出,该现象是 由于随着沟道长度的减小,HCI应力下偏压温度不稳定性效应所占比例变大
而导致的.此外,本文关于SOI器件中HCI应力导致的退化和器件栅长关系的结果与最近报道的鳍式场效晶
体管 (FinFET)中的结果相反.因此,在超短沟道情况下,SOI平面M0SFET器件有可能具有比FinFET器
件更好的HCI可靠性.
关键词:绝缘层上硅,场效应晶体管,热载流子注入,沟道长度
PACS:73.40.Qv,73.63.一b DOI:10.7498/aps.64.167305
栅极氧化层 中,从而 以陷阱电荷或者界面陷阱的
1 引 言 形式对器件造成新的损伤.从器件特性来看,HCI
效应将导致器件阈值 电压 (h)的增大 饱和 电流
热载流子注入 (hotcarrierin{ections,HCI)所 ( t)的下降和最大跨导 (g.)的减小.
引起的器件特性退化一直是场效应晶体管 fMOS— 从 图1中HCI效应的基本物理图像可 以看 出,
FET)器件可靠性研 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 如果维持栅极电压 ()和漏端电压 ()不变,随着
MOSFET处于开启状态时,在靠近漏端 的沟道 栅极长度 的减小,横 向电场将会增大,HCI效应将
处是高电场强度的耗尽层,因此反型层 中的载流子 会更加严重,己有很多文献报道 了类似 的结果 [1】.
在这个区域中不断得到加速,从而获得足够的动能 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栅长的减小,MOSFET器件
成为热载流子,热载流子与晶格产生碰撞电离而产 的电源 电压或者 和 都在不断减小,电场强度
生 电子空穴对.这些新 电子和空穴在纵 向电场作 并未明显增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OSFET
用下,部分可 以越过Si—Si02之间的势垒而注入到 器件并未遇到HCI效应变严重的现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批准号:2011CBA00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浙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LR14F040001)和功能信息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批准号:SKL201304)资助的课题.
t通信作者.E—mail:yzhao@nju.edu.cn
@2015中国物理学会Ch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