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零件防尘及耐尘试验通则
汽车零部件防尘及耐尘试验通则
汽车零部件的防尘及耐尘试验通则
适用范围:此规格规定汽车零部件(以下称零部件)的防尘及耐尘试验通则。
用语的意义:此规格采用用语的意义如下
(1)防尘性 防止尘埃向零部件内部侵入的性质
(2)耐尘性 对于尘埃付着或侵入,零部件耐抗性能低下的性质
试验的种类及记号 试验的种类及记号如表1。
表 1
试验的种类
试验的目的
浮游试验(记号F)
调查零部件对浮游在空气中尘埃的防尘性
或耐尘性
气流试验(记号C)
调查遭受到尘埃流的零部件的防尘性
或耐尘性
4、试验方法 将试验品按正规使用状态安装于试验装置,原则上使用JISZ8901(实验用粉尘)规定的试验粉尘(以下称粉尘)按表2的条件进行试验。但气流试验试验品的安装,尽可能和汽车实际遭受的尘埃流的方向一致。
表 2
试验
种类
实验
分级
粉尘的种类
1)粉尘浓度
mg/m3
试验温度℃
相对温度 %
2)流速 m/s
3)试验槽容积 m3
试验品位置
粉尘供给方法
试验时间
搅拌
时间S
停顿
时间min
重复
时间
h
F
1
原则上采用ISZ8901的第8种或第6种
60000以上
20
±
15
45
~
85
7
以上
从离开试验槽内面150mm以上安装
用空气压力或风扇等在试验槽内一定时间均匀搅拌,停顿一定时间,循环一次。
2
或
5
10
或
15
5
2
3000
以上
5
以上
从离开试验槽内面80mm以上安装
8
100以上
3
无
规定
无规定
8
C
1
原则上采用JISZ8901的第8种或第6种
5000
以上
20
±15
45
~85
约5
无
规
定
无规定
让指定浓度的粉尘按指定流速循环
2
2
100
以上
约10
6
注 1)所谓粉尘的浓度,是指粉尘在试验槽内扩散,基本上稳定状态下的值
2)流速 测定的是试验品附近的气流
3)试验槽的容积规定的是有效试验空间
引用规格: JISZ8813 浮尘浓度测定方法通则
JISZ8901 试验用粉尘
备考:1、粉尘原则上为干燥状态的,试验槽内特别要高温低温或需加温作试验的,由交接双方协商决定。
2、粉尘的浓度,原则上按JISZ8813(浮尘浓度测定方法通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3、粉尘种类及试验时间,根据需要可由交接当事人之间协商约定。
4、试验装置的概要如参考图1及参考图2所示。
5、试验中给与试验品的负荷、动作,依据各个部件规格,或由交接当事人之间协商决定。
6、试验时,清扫试验槽的内面,空气吸入部、排出部、计测部、沉积的粉尘的同时,
留意适时更换粉尘等,作好维持试验条件的管理。
参考图1、浮游试验装置 参考图2、气流试验装置
有效试验空间
试验品
观察窗 观察窗
试验槽
过滤器
风扇或喷嘴 试验粉尘
5、适用标准 尘埃试验的适用标准,根据零部件受到的尘埃环境及零部件的使用处所不同而分级,原则上依据表3
表 3
试验方法
零部件的使用处所
尘埃环境(4)
适用零部件列
种类
分级
车外
地板下面
引擎室
车内
a
b
c
d
e
F
1
0
0
一
一
0
灯其类
2
0
0
0
一
0
开关、电刮器、电喷器
3
一
一
0
0
汽化器、门锁、开关华表、电刮马达、电喷涂品
C
1
0
0
0
一
0
结构件
2
0
0
0
一
0
电喷涂品
注:(4)尘埃环境的分级如下
a遭受高浓度浮尘
b遭受中浓度浮尘
c遭受低浓度浮尘
d遭受高浓度尘埃流
e遭受低浓度尘埃流
备考:表中的0符号表示应该适用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