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胆管乳头状瘤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胆管乳头状瘤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摘要] 胆管乳头状瘤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胆管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术前诊断十分困难,目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本文通过对我院1例胆管乳头状瘤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表达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胆管乳头状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胆管乳头状瘤病;胆管肿瘤;临床;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5-0122-02
胆管乳头状瘤病(biliary papillomatosis,BP)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是起源于胆管柱状上皮的肿瘤,可广泛累及肝内及肝外胆道[1],组织学上多表现为良性乳头状瘤结构,目前认为其具有较高恶变潜能,有国外文献报道其恶性转化率可高达35%[2]。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术前诊断仍十分困难,文献报道多见于老年男性[3],常以反复腹痛、梗阻性黄疸及胆管炎为临床表现,晚期也可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临床上具有多发性、广泛性、复发率高等特点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主诉因“间断腹痛半月余,加重1 d”于2016年1月6日常诊收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未触及肿物,腹软,脐周及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min。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酯酶(ALP):257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64 U/L,糖类抗原19-9(CA19-9):40.38R U/L。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处囊性包块伴囊壁多发高回声结节,胆总管与肝内胆管扩张。腹部CT平扫及增强结果提示肝实质内可见一不规则低密度影,与肝内胆管相通,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封三图11);MRCP检查提示左右肝管汇合处可见一囊实性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楚,大小约4.5 cm×4.0 cm×3.97 cm。左肝管受压扩张,最宽处直径约0.7cm,右肝管未见明显扩张,胆总管扩张(封三图12)。初步诊断为肝门部占位(胆管癌不排除)
患者于2016年1月15日行肝总管乳头状瘤切除术+胆管成形术+T管引流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物来源于肝总管上端前壁,距离左右肝管混合处约1 cm,瘤体向胆管内生长填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混合处,造成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混合处扩张,且瘤体内充满胶冻状黏液(标本见封三图13)。术后行禁饮食,抑酸、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病检结果:(肝总管)可见管内上皮复杂乳头状,腺瘤样增生,伴有中度非典型增生,部分肠化,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及间质侵犯,免疫组化结果:AE1/AE3上皮+,S100神经+,Ki67+20~30%,符合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封三图14)
2 结果
该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经T管造影,造影剂通过通畅,无外溢,3 d后间断夹闭T管无腹胀、腹痛。出院3个月后行造影检查未见复发,随访至今1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
3 讨论
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胆管乳头状瘤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文献报道多见于胆道结石与胆道感染,个别报道与先天性胆管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支睾吸虫、胰液反流有关[2]。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胆管结石和炎症及胰液的长期刺激,导致胆管上皮柱状细胞增生及组织异位,进一步引起乳头状增生,形成乳头状瘤[2,3]
3.2 临床表现
胆管乳头状瘤病多见于老年患者,以60~70岁为主,男女比例约为2∶1[4],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上腹部疼痛、发热及反复发作的胆管炎[5]。脱落的肿瘤组织、坏死组织及分泌的胶冻状黏液均可能堵塞胆管,从而导致黄疸,且以波动性常见;腹痛一般位于右上腹,多为持续性[2],晚期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功能衰竭。因本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存在误诊率高等问题,其实际发病率要高于文献报道
3.3 病理学改变
胆管乳头状瘤病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胆道的不同位置,个别发生于全部胆道[6-8]。肉眼观胆管内有多发性的灰白色乳头状或息肉状肿物,带蒂或无蒂,附于胆管内膜上,质软较脆而易脱落,有专家根据是否分泌黏液将本病分为黏液分泌型和非黏液分泌型。镜检一般可见扩张的胆管内上皮增生,呈乳头状或腺管状,上皮细胞呈单层柱状或立方状。胆管乳头状瘤病一般不会累及胆管壁及周围肝组织,在组织学上属于良性疾病,但其术后复发率高,长期病程易导致发生恶性病变[9-10],故对该类患者要加强随访
3.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胆管乳头状瘤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不典型,对该病的术前诊断仍十分困难,需要与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力衰竭专家共识2025年.pptx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pdf VIP
- 最高法案例库-与公司有关的纠纷02-广东某乙公司诉某甲生物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pdf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2024学年重庆一中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2025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4_1永合集团_流程体系建设项目_架构设计总结汇报v1.3.pptx VIP
-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docx VIP
- 4_1永团_流程体系建设项目_架构设计总结汇报v1.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