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安徽玉米种质现状及改良方案.doc

试论新时期安徽玉米种质现状及改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新时期安徽玉米种质现状及改良方案

试论新时期安徽玉米种质现状及改良方案   [摘 要] 玉米,是安徽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玉米的种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省积极引进了多种玉米种质,但是仍然欠缺系统的应用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安徽省玉米的种质情况,对其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良方案,望对我省的玉米种植提供帮助 [关键词] 安徽 玉米种质现状 改良方案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82-01 安徽省,位于我国陆地内部,平原面积广阔,地下水较为充沛,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过渡期,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所以十分适宜种植玉米作物[1]。加之省内全面推行“三推”、“三节”发展模式,玉米发展态势较为良好,为了不断完善玉米绿色增产模式,并就其种质现状和改良方法进行了论述 1 我省玉米种质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我省利用多渠道积极引进欧美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优质玉米种质,提高了我省的种质水平,而省内的研究机构一直也在致力于相关的种质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成果,全省的玉米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的问题如下: 1.1 种质引进较多,但是缺乏深入应用研究 就目前种质的应用来看,仍然缺乏系统的应用研究与评价,很多种质资源的可利用性仍然有待研究,这是我省种质引进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国家相关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种质引入之后,仅仅是做了1-2年的表型观察,相对缺乏系统的应用评估,这是种质的研究重视度不足、育种者的实践能力有限所致,此外,很多材料也缺乏交换和合作研究,最终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1.2 市场定位不准确,种质改良能力有限 同其他国家对外来种质的利用经验和培育经验相比,我省乃至我国的种质培育情况仍然相对较差,难以把握市场定位,培育出的符合地区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较少,其种质改良实践能力仍然较差 1.3 缺乏规范的抗病性研究与鉴定 常规的种质引进之后,需要采用非生物逆境的鉴定技术规程进行系统的配合力鉴定,这是种质大规模育种应用的基础。但是就我省目前的抗病性鉴定能力来看,相对较差,这是育种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都欠缺的表现,今后仍需全省范围内,乃至全国范围内提高玉米育种力量,完善种质改良体系,提升改良能力,相关技术人员也应该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系统的技术能力训练 2 新时期我省玉米改良方案探讨 2.1 构建改良方案 第一年,建立两个群体,A为亚热带、热带和美国资源材料,B为国内的单交种群体。选择两套对生材料为父本,同A和B两群体进行授粉;第2年。建立S0×S0组合,分群种植,形成不同比例的对生株;第3年。对S0×S0组合进行互生株的性状和产量鉴定;第4年。将群体合成为A×B杂交种;第5年。对A×B组合进行鉴定 2.2 加强对引进种质的研究,提高种质的适用性 亚热带玉米种质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性,在经过系统应用研究之后可以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其产量潜力巨大,此外,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抗虫性和抗病性较强,因为同温带种质的地理远缘,所以可以作为育种的异缘种质。今后,应该积极引进亚热带种质资源。但是毕竟不同气候区适宜不同品种的玉米种质,所以各育种单位必须增进交流,加强引进种质的研究,充分研究选育方案、地域?h境以及其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其他气候区种植后的光周期敏感性等问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加强种质改良与驯化工作,提升种质的优良特性,扩展我省玉米的种质基础,降低杂交玉米种的遗传脆弱性。这种玉米种质的交流能够确保玉米育种的适用性更强 2.3 明确市场定位,提升种质改良能力 我省的种植习惯为低密度种植,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所以在对种质进行改良时一定要积极落实品种审定制度和标准,完善种质改良育种技术,依照自身种质的特性和技术能力瞄准国内和海外市场,可以扩宽市场,充分获取市场占有率。在进行市场定位时要具备战略发展眼光,能够加大研发资金投入,逐渐积累研究经验 2.4 合理应用DH技术,采用多样化生物技术 DH育种技术发展较为迅速,能够培育数千份双单倍体,但是因为鉴定技术较差,所以造成了很多垃圾和压力。所以必须在强化常规育种主线的基础之上,采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DH研发能力。在DH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规范DH育种流程。积极创造和发现变异 在改良种质时可以应用多样化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2]。其中,应用转基因技术来创造和丰富种质资源,提高选育种质的抗虫基因,改良玉米的种质,完善其耐盐转基因和抗真菌病害等基因。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基础是构建稳定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通常所说的转基因技术包括载体转化技术、DNA导入转化技术以及种质系统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