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
副题: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文 | 杨叔子
一、破题释义
“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这么一讲,肯定会有人断然地认为:“这样的提法,未免太过分!”会有人严肃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的主要基础是高科技产业,难道科技教育不也是大学的基础吗?”还会有人负责地论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与融合,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模式,才是现代大学的教育与基础。”我完全赞同这些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十分正确。我之所以采用“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作为本文的正题,是在当今形势下,非常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文教育,必须强调把人文教育作为现代大学的基础,强调“人文”不仅限于知识,更必须化为素质,化为能力,化为精神,见诸思想,见诸行动。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中,在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中,更须注意,更应如此。否则,狭隘的功利主义横流,长远的战略发展忽视,遗患无穷,后果严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况,此虑非远,已迫在眉睫,已在现实之中!我之所以加个“我感”的副题,正是为了表达我真心地尊重我想到的那些正确的批评意见;感者,感想与感触也,只表示正题是我个人的感想与感触,而非一定如此,何况,还只是“陋见”而已。
二、以史为鉴,力务育人之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无古不成今。鉴古而观今,以史为鉴,是古今中外的一种卓越的思维与成功的经验。早在春秋战国,《礼记·学记》中就着重指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育人”深刻见解。《学记》中对此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结论是“此之谓务本”。1806年,普鲁士王朝军队大败于拿破仑军队,此非普鲁士兵不高,马不大,举国反省所得的结论是,要改革的是人的“头脑”,“要以精神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即要育人;于是受命筹建柏林大学的是大教育家威廉·洪堡,柏林大学特别重视人文学科,开创大学人文教育的传统。今天的美国,从里根、布什到克林顿均以当“教育总统”作为治国的第一策略与最高承诺,克林顿1997年就任第二届总统时宣布,今后4年头等大事,确保美国每个人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这又是育人。
今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发展越来越快,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试看:1997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表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充分表明了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影响,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信息产品、高科技产品附加值的突出。不管对知识经济看法如何,反正已是“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比尔·盖茨现象、美国商务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以及至今美国经济的持续上升,这正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已迫近了!
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这就是说,取决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人才来于教育,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又孕育与产生科技文化成果,更凭藉人才优势、学科优势与研究优势,力求将新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优势,力求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为适应这一形势,大学应发展科技,创造科技成果,形成“学、研、产”相结合的优势力量,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何况,从教育的社会性这一方面来看,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是服务产业。在美国,服务业是最大的产业。在知识经济中,不仅服务业还要增大,而且教育与培训又是服务业中的最大的产业,高等教育又在教育中占有龙头的地位。
鉴于上述各点,知识经济的发展,正不可避免地把大学推向社会中心,大学正在逐步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泉。“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人才。以人为本,“育人”者,务本也。
三、知识经济,更应呼唤人文教育
从工业经济中,就孕育着并产生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见于端倪,步伐虽不快,但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与成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老子》讲得好:“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知识经济的主要基础是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科技、信息产业,而信息科技、信息产业的关键又是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知识经济、高科技、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是福还是祸,是正面作用大还是负面作用大,我们应趋利避害,认识“五精五荒”:
精于科学,荒于人学。此即只充分看到科技的作用,而没有充分看到掌握与使用科技的人的作用;只重视研究科技及如何使之发挥作用,而没有重视研究使用科技的人及研究如何使其能正确地有效地把握科技与发挥科技的作用。荒于人学,就可能导致科技使用的不当,乃至形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此类事例,何胜枚举?!姑且不谈坏人掌握了科技,就是好人掌握了科技,如用之不当,后果也很严重。试看近25年来,世界自然资源损失了1/3,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