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香菱学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香菱学诗》课件资料

6、 香菱学诗的进步得益于黛玉的善教,那么,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写诗的呢?你从黛玉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受到么启发? 首先,要多读。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 其次,读名家。精读诗佛、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律诗 词句 立意 7、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 是形式, 是表象, 只有 才是精髓 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可见,在本文中,黛玉为人的主流是实在、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8、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五、合作探究: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六、延伸阅读: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你知道哪几位? 林黛玉 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李纨 王熙凤 从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迎春 贾探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秦可卿 贾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贾惜春 史湘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时安排: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