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挺--地方文献与区域历史研究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文献与区域历史研究 ——以晚清海阳吴忠恕事件为例 □ 黄挺      一、引言    发生在咸丰四年(1854年)的潮州海阳县吴忠恕事件,是晚清潮汕历史引入注目的重大事件。    事件从这一年五月延续到十月,历时半年多。吴忠恕聚众起义,攻缄略地。响应者前有澄海王兴顺,鹳塘陈阿十;继有潮阳郑游春,揭阳李如珠、黄宝丰、洪阿拔等。其活动地域以海阳、澄海两县为中心,旁及揭阳、饶平、潮阳、惠来等县。在这期间,地方官吏左支右绌,穷于应付;乡族之间合纵连横,尔争我夺;城市绅民终日惶惶,保安团局于是应运而生。这次起义潮州府地方上的影响远在前此的潮阳黄悟空、后此的揭阳林元剀两次会党起义之上。    与之相应,吴忠恕事件至今还有较多文献材料存留。相对而言,有关这一事件的研究成果很少。我们希望能够对这一事件做些尽量深入的研究,而研究的前提则在于我们今天能够得到多少研究资料,并且必须先对这些资料的来源及其内容的信度进行讨论。       二、吴忠恕事件的研究资料       在这一节,我们的问题是,现在可以读到多少有关这一事件的书面材料?    现在可以读到的关于吴忠恕事件的文献资料颇为丰富。就我所经眼的,有以下若干种,按照写作时间先后,大致上可以作如下排列:    (一)陈坤《潮乘备采录》中有“海阳贼吴中恕等之乱”一文。该书现存东府巷儒美斋刻本。这本书刊印时间不详,不过书前有署名“耦苏氏”的作者自序,写明写作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暮春上浣”,咸丰十一年公元纪年是1861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应该在这一年之前。    (二)陈坤《粤东剿匪纪略》中,自咸丰四年五月至十月,有剿灭吴忠恕之乱的记载。我所读到的《粤东剿匪纪略》,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野史集成》第46册里头所收录的油印本。油印本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1962年根据“粤东省城西湖街艺苑楼”刻本重印,原本刊印时间也不详。书前有王澍《序》,篇末署“同治十年辛未五月会稽王澍识于琼台”,又有陈坤《自序》,纪年是“同治十年岁次辛未四月上浣”。同治十年公元纪年是1871年,则该书写成,应该也在这一年之前。    (三)当时士大夫亲历事件,形诸吟咏,流传至今日的诗作,我所经眼的计有:    1.杨立高《爱吾庐吟草约钞》中有《甲寅录事四首》、《和观察凤公〈乡团告成〉之作》及《倒和前韵》、《掌关(匪迫郡城,余忝稽察之任)》、《城楼司夜》等诗。《爱吾庐吟草约钞》是《三渔集约钞》中的一种,我所读到的是杨氏后人在 1996年用电脑打字的油印本。    2.钟声和(甲寅遇变五首),倪元藻《夏日感事》和《昆南弟携家避寇于古巷,秋宵独坐,感念时事,书以寄》,陈方平《九日感事》,见温廷敬所辑《潮州涛萃》。    这些诗歌的写作时间或者可以推知,或者不能确断,却都是歌咏时事之作,其创作时间,应当不会晚于上面(一)、 (二)两种。    (四)卢蔚猷主修、昊道镕总纂《海阳县志》,卷二十五“前事略”咸丰四年五月至十月,也记载昊忠恕事件全过程。 (海阳县志》卷首有纪年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即公元1898年,由联元、李土彬、池伯炜、李芳兰所撰的四篇序言。卷首的牌记,则告知我们,该志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即公元 1900年,由潮城谢存文馆承接刊刻。志书撰成时间,应该在 1898年。    (五)潮州歌册《吴忠恕全歌》    此书有旧刻,内文题《新造吴忠恕全歌》,有“潮城府前街瑞文堂藏板”字样,刻板时间不详。大约书板后来转卖其他书店,故封面题《古板吴忠恕全歌》,又有“潮州义安路李万利出板”字样,印刷时间也不详。根据歌册中某些字句推断,刻印时间应该在民国以后。    1992年,汕头群众艺术馆编印由薛汕先生整理的《潮汕歌册选集》,上册收有此歌,题《吴忠恕》,内容有改动qo。    (六)饶宗颐辑订《潮州志?大事志二》,自咸丰四年五月至十月,也有吴忠恕事件的记载。该志由潮州修志馆在汕头印行,书中未曾标明印行时间。从《潮州志》编纂的总体情况看,《大事记》应该在1949年以前写成出版。    (七)新编地方志的记载。1980年代开始,潮汕地区开始编纂新地方志。由于受地方行政区划分合的影响,《汕头市志》和《潮州市志》的“大事记”都记载了吴忠恕事件的始末。实际上,这两部志书的记载,只不过分别节录自先期编写的资料本《汕头大事记》和《潮州二千年》。而这两种资料本的写作时间,都在1980年代后期。    按照时下对文献常用的分类方法, (一)、(二)、(四)、(六)、(七)条各书,可以归人历史文献类,而(三)、(五)两条各书,可以归人文学文献类。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评价这些资料的史料价值?或者换句话说,我们能够从这些资料中获取吴忠恕事件的历史事实吗?       三、研究资料中的历史文献       资料的全面掌握,自然有助于我们的研

文档评论(0)

KOtCDBGrk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