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 第2部分副本.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压水的主要影响 5、地下结构抗浮问题 件 構 撐 等 支 柱 或 椿 砂錐 點井 砂土層 連續壁施工缺失 開挖面 連續壁設計 砂土層 深度不足 不透水土層 高水壓砂土層 不透水土層 圖一 (a) 深開挖施工中可能之災變- 連續壁設計或缺點與砂湧導致建物沉陷 • 降水运行与施工工况及监测结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分层降水、按需降水、 动态调整” 的原则。 • 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基坑降水目的如下: • ⑴有效减少坑内被开挖土体的含水量,防止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纵向滑 坡,便于挖掘机挖土、土方外运和坑内施工作业。 • ⑵有效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底板发生管涌、突涌等不 良现象,确保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 ⑶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变形 量,控制地下水降低引起的地面沉降,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周边环 境设施的安全。 基坑底板突涌稳定性分析 • 开挖过程中,当基坑开挖深度在含水层顶板上1.0m以上时,为防止基坑 突涌,基坑底面的安全稳定性,可按下式进行验算。 • h ∙γ  F∙γ ∙h s s w w • 式中: • F—基坑底面突涌安全系数(取1.20); • h —基坑底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m),计算时,承压含水层 s 顶板埋深取最小值(m); • h —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的承压水头高度(m); w • γ—基坑底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的层厚加权平均重度,取 s 3 19.0N/m ; • γ 3 w —地下水的重度(取10.0kN/m )。 浅层降水井分析计算 为确保基坑顺利开挖,需降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含水量。 坑内疏干井数量按下式确定: n = A / a 井 式中:n —井数( 口) ; A — 基坑需疏干面积 (m2) ; 2 a井—单井有效疏干面积 (m ) ; 按照每200-250m2布设一口疏干井考虑,同时为减少浅层降水对坑外的影响 ,浅层井井底尽量不超过承压含水层顶板,但为满足降水要求,对于Z1线局部 开挖较深部位布置了少量超过27.0m 的降水井。依据《天津市轨道交通地下工 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浅层要求备用井按降水井的20%布置。 为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压井必须实行“按需减压降水” ,水位控制 为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压井必须实行“按需减压降水” ,水位控制 严格按照基坑稳定性分析中的基坑开挖深度和承压安全水位埋深关系曲线进行。 严格按照基坑稳定性分析中的基坑开挖深度和承压安全水位埋深关系曲线进行。 基坑开挖深度与安全承压水位埋深 关系曲线图 降水井结构剖面示意图 降水井施工 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安装→开孔→下护口管→钻进→终孔后冲孔换浆→下井管→ 稀释泥浆→填砂→止水封孔→洗井→下泵试抽→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试验→ 正式抽水→记录。 4、基坑开挖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基坑开挖的规模不断扩大, 深度不断加深,复杂的环境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